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风景园林的实践范畴已从狭义的墙内造园拓展到了整个大地,在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也不同于传统的园林园艺学而呈现出新的属性。在物质基础繁荣和价值取向趋同的今天,一种新的环境认同危机正迅速的蔓延到现代风景园林中,特定环境给予人的特定存在感也变得日渐模糊。文章将同样产生于认同危机、源于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引入到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以人在空间中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实现对环境特质的认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为现代风景园林建立起专属的空间定向感和认同感,探索具有明晰特征和品质并符合现代价值体系的风景园林场所设计方法论。在进行社会及哲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将国内外场所理论的研究成果与现代风景园林融合在一起,并结合现象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内容分析了各自的内涵和外延,系统论述了风景园林场所特质的时代需求、形成机制、变化性和稳定性等典型特征,探索在当前认同危机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复杂、综合的属性,为整篇论文的研究建立起概念平台。文章以史学研究为基点理清了中西方历史上的园林场所观,即用现代视角探讨古人在没有认同危机感的社会背景下怎样构建园林环境的感知意义,通过对中西方自然观和哲学观的分析,了解环境主体和感知对象的关系,得出中西方历史上园林场所观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为当今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的主体理论研究部分论述了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特质的表征,从人的感知层面明确了特定环境中的表征概念和内涵,并总结出对其产生影响的四个因素即实体因素、空间因素、事件因素和感知主体因素,针对每种因素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表征因素的分析为策略的探讨奠定了基础,文章基于现代社会背景和价值体系,从宏观上将构建风景园林场所特质的策略分为了三种,即源于场地的强化和补充策略、认知回归的传导和触媒策略以及环境新置的平衡和再生策略。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每种策略又包含了不同的设计手法,在场地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的优秀设计案例阐述了场所特质的表达与构建。文章对我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场所缺失现象进行了必要的思考和探索,从场所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建设过程中的片面场所观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风景园林场所建设的现状,并结合笔者参与的两个实践案例提出了积极的探索。场所特质的建立是人对环境进行感知的过程,在现代风景园林中,我们必须基于场地条件和地域特征,努力构建可以感知的环境从而实现定向和认同。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加强,自从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律师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
随着数字化通信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应运而生。物联网的诞生给普适计算提供了基础,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物联网强调“物物互联”,从而创造一个
目前,通信领域中手机接收垃圾短信的数量成螺旋式增长,该现象如不加以防范,将导致垃圾短信泛滥,严重骚扰手机用户,并且为人们正常使用手机进行交流和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
目的探讨侧卧位机械通气对胸外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氧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胸外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0例进行侧卧位机械通气。测定侧卧位前、侧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作为细胞膜磷脂、胆固醇酯和血浆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在体内代谢转化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调节机体的脂质代谢,治疗和预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死刑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法律发展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
随着近几年来中国海归的增加,及海归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态势,并且他们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因此Y世代海归知识员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之一。本文在回顾了Y世代的
1974年塞浦路斯危机是冷战转型时代西方同盟内部一次重要的地区危机。此次危机不仅改变了东地中海地区的政治格局,而且对西方同盟内部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围绕1974年
“传统”与“现代”不是天然的对立,传统在经历了政权交替和社会变革之后仍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以新的样貌展现不变的风姿。人情的含义广泛而复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基础,是中学阶段孩子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中学阶段孩子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对家长而言,进行家庭教育过程的本身便是家长开展自我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