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大学生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学习风气不浓、人际交往功利、消费片面、就业技能不足、心理问题等越来越普遍,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这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针对日常生活问题开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风气蔚然兴起,包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可看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思潮的呼应。期间,学者的研究主要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中寻找依据。本文则试图作出创新,力求在借鉴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进行研究。具体而言,本文选取当代大学生为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分析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论文结构上看,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界定日常生活的概念和概括出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笔者通过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胡塞尔、海德格尔、列菲伏尔、赫勒等人的日常生活理论,从日常生活角度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生产生活理论,提炼了国内有代表性的学者衣俊卿的日常生活理论等。在此基础上,笔者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并提炼出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融入了创造性的常规性、涵盖了理想性的现实性、立足于给定性的能动性。第二部分,阐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首先,笔者阐述了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进而引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接着提炼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性、渗透性、持久性特征。第三部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从国际国内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弊端、学生自身的因素三个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问题。笔者针对前文原因的分析,从三方面有层次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引导学生超越现有生活、追寻生活的意义;第二,引导学生科学实现人生价值;第三,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本文的写作有着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笔者用日常生活理论指导大学生科学认识日常生活,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努力追寻生活的积极意义;实践上,既为大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借鉴,也为高校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与实效性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