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理权力是管理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依赖于权力的表现,是经理实现自身意愿的能力。经理权力来源于法定权、结构权等正式权力以及基于声望、知识等所形成的非正式权力。本文以经理权力理论为指导,在对经理权力来源和构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概括提炼了经理权力的综合度量指标,实现了经理权力度量的归一化处理和定量化分析;运用构建的经理权力度量指标,基于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和R&D投资数据,对经理权力与企业并购投资、R&D投资间的相关性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明确了经理权力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分析了经理权力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适用性,并据此给出了经理权力治理的对策建议。 论文首先基于文献评述和经理权力的结构分析,筛选提取了影响经理权力的9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获得了代表经理权力的四个主要因子,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经理的制衡权、所有权、结构权和声望权。其中,制衡权由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企业中股权制衡度解释,所有权由董事会中总经理两职兼任情况、总经理在其他单位的兼职情况以及高管的持股比例解释,结构权由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解释,声望权由总经理的学历背景以及总经理的年龄解释。 其次,运用构建的经理权力度量指标,分析了经理权力对企业自主性投资的作用机制,发现不同类型经理权力对并购活动与R&D投资的影响并不一致。对于企业并购投资的研究表明,经理制衡权对并购有正向相关关系,当公司股权制衡度高时,会使得经理在股东制衡点间寻找机会寻租,进行公司并购。声望权对公司并购有反向相关关系,即当总经理学历高或者是年龄较大时进行公司并购活动会更慎重,会减少并购活动。所有权与结构权对公司并购的显著性极不明显,在各种权力综合作用下,经理的综合权力对并购的影响度量显著性消失。对于企业R&D投资的研究表明,经理声望权以及综合权力都与企业R&D投入在0.05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理所有权与企业R&D投入在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制衡权与企业R&D投入在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结构权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显著性并不显著。公司规模都与其R&D投入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规模大的公司进行企业R&D投入时会更慎重,规模小的公司可能会更有动机进行创新活动。 最后,分析了经理权力与企业自主性投资、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将经理权力按照因子综合得分进行分类,对经理权力大小不同的公司的自主性投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经理权力大小对并购后绩效提升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并购活动对公司盈利能力都有显著性差异,对公司的发展潜力作用不明显。而公司的R&D投入对公司的当期盈利有负相关关系,但是对公司的发展潜力有正相关关系。即R&D投资对公司的发展潜力有推动作用。此外经理权力大的公司,R&D投入对绩效的影响程度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