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下颌第一磨牙是牙弓中体积最大,牙合面的尖、嵴、窝、沟、斜面最多,咬合接触面积最大的牙齿,所以在咀嚼功能方面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下颌第一磨牙是建立正常咬合关系的重要条件,在维持正常的口腔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由于下颌第一磨牙在恒牙中萌出最早,且不替换任何牙齿,家长们常常忽视对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注和保护;儿童大多喜欢吃甜食并且自律性较差,不注意口腔卫生的清洁;此外,由于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解剖结构特点的复杂性,因此它常常发生严重的龋坏,进而常导致第一磨牙牙冠的严重破坏,甚至累及牙髓、根尖周围组织。在正畸治疗中,大多数病例需要进行拔牙矫治,但是大部分病例是拔除前磨牙进行矫治。然而其中也有很多病例设计拔牙时常常遇到有问题的磨牙。临床中发现下颌第一磨牙大面积龋坏、严重的根尖周病变以及慢性牙周炎患者在我们正畸初诊中比较常见。以前的观点认为,全口牙列中最重要的牙齿是下颌第一磨牙;从正畸学角度来看,下颌第一磨牙是牙合之锁匙,更是错牙合畸形矫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抗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治疗存在难度大、拔牙间隙关闭困难等各种问题,甚至不能关闭拔牙间隙。因此,一般不考虑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进行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但是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下颌第一磨牙存在严重病变或者先天发育畸形的错牙合畸形患者时,是应该保守地采取常规的拔牙模式,试图通过牙体和义齿修复治疗来保留这些愈后不良的磨牙,还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利用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前移代替下颌第一磨牙进而关闭拔牙间隙呢?这正是临床正畸医师设计方案时常常需要思考的问题。拔除第一磨牙矫治的效果如何呢?拔牙间隙是否能够关闭呢?以及如何评价它的矫治效果呢?这正是我的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目的:应用PAR指数及头影测量定量评价下颌第一磨牙拔除的矫治效果,并且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与常规拔牙模式的差异,旨在为今后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按照本研究的标准随机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正畸科因龋病或者因根尖周病变而被拔除的下颌第一磨牙患者19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18~33岁,平均年龄21.37岁,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常规拔除第一前磨牙的19例正畸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18~33岁,平均年龄20.42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时配合II类或者III类颌间牵引矫治。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搜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正畸前后的石膏模型以及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按照PAR指数的测量指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牙石膏模型就上下前牙排列、上下后牙排列、左右颊侧区咬合关系、覆盖、覆牙合及中线等牙牙合特征进行定量测量、评估、分析;以及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正畸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各指标在我院的PACS系统里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正畸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软组织侧貌较协调,矫治后多数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实验组上切牙有一定的内收,其中正畸后U1-SN(°)、U1-NA(mm)、U1-NA(°)比正畸前减少,上述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切牙有一定程度的内收,正畸后U1-SN(°)、U1-NA(mm)、U1-NA(°)、L1-NB(°)、L1-NB(mm)比正畸前减少,上述结果正畸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L1-NB(°)、L1-NB(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R指数测量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矫治前后牙齿排列、覆牙合、覆盖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疗效分析的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13例(占68.42%),改善6例(占31.58%),变差或无改变0例;PAR指数总分加权得分前后分别为25.58±8.33与0.26±0.65(P<0.01);治疗前后各项PAR指数分值之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疗效分析的等级分类中极大改善13例(占68.42%),改善6例(占31.58%),变差或无改变0例;PAR指数总分加权得分前后分别为25.68±7.33与0.26±0.6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AR指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矫治时间:实验组19例患者拔牙间隙全部关闭,矫治疗程为19~48个月,平均(33.47±7.93)个月。对照组疗程为14~24个月,平均(21.26±2.40)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下颌第三磨牙存在时,对于下颌第一恒磨牙存在严重龋坏或根尖周病变的患者,拔除下颌第一恒磨牙,矫正和利用下颌第三磨牙,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的义齿等修复治疗。经过仔细的设计和细致的临床操作,可以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面型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