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种吸痰深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吸痰深度。方法:2008年3月~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收治的38例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气时间均>24小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浅吸组(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cm)和深吸组(即临床常规方法:将吸痰管深入气道遇阻力后上提2cm),分别于吸痰前1min,吸痰后1min、3min、5min、10min记录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及潮气量(VT)的变化;同时记录吸痰前后患者肺部痰鸣音变化情况、日吸痰次数、吸痰间隔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气管黏膜损伤、人工气道阻塞、心率失常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两种吸痰深度对患者循环参数的影响:吸痰后1min两组患者HR、SBP、DBP、MAP均升高(P均<0.05),但深吸组HR、SBP的增幅均高于浅吸组(P<0.05);至吸痰后10min时两组患者SBP、DBP、MAP虽均有一定程度回落,但与基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吸痰深度对患者呼吸参数的影响:吸痰后1min浅吸组Ppeak、Pplat、Pmean及RR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深吸组Ppeak、Pmean及RR明显高于基础水平(P<0.05),且上升幅度均高于浅吸组(P均<0.05);至吸痰后10min时,浅吸组Ppeak及Pmean明显下降(P<0.05)。浅吸组患者吸痰后1min CD、CS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深吸组吸痰后1min时CD明显下降(P<0.05)。浅吸组吸痰前后SpO2无明显变化(P>0.05),深吸组吸痰后10min时SpO2明显高于基础水平(P<0.05)。③两种深度吸痰效果:和浅吸组相比,深吸组的吸痰间隔时间明显延长,日平均吸痰次数较少,吸痰效果得分较高(P<0.05);两组患者气管黏膜损伤、人工气道阻塞以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目前临床常规的遇阻力后退2cm的深部吸痰会引起患者心率、血压、气道压力较大幅度的增高以及肺部顺应性明显下降。吸痰管超过气管套管头端2cm的浅部吸引法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较小,但对于痰液多而粘稠,位于深部气道,而咳痰能力较弱甚至丧失的患者,痰液清理不够彻底,会增加吸引次数。临床具体实施时应该综合考虑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首先做好气道湿化、翻身叩背等物理排痰措施,促进痰液排入大气道,在此基础上尽量施行浅部吸引,在有效清理气道、保持气道通畅的同时尽量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将吸痰引起的不良反应限制在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