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理论、模式与借鉴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新特征导致了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在梳理监管理论并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 概言之,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银行监督管理体系力求组织独立以及简单化、效率化; 2.银行监管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3.银行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4.银行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 5.银行监管越来越注重内部控制和同业自律机制。 我国的银行业监管起步较晚,由于我国金融业的总体发展所限,离世界先进的监管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分业监管体制逐步完善、金融法制建设成效显著、监管手段不断完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金融计划稳步实施等。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首先,没有形成良好的银行监管宏观环境,包括监管体制没有理顺、人员素质不高、法律体系不完善、与国外监管机构的协调不充分等方面。 其次,没有建立有效的持续性银行监管体系。这又表现在市场准入标准不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有待建立、监管支持系统薄弱、对金融风险监管缺乏科学系统的量化指标、监管者权力的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明确等方面。 第三,监管可谓单一、乏力。目前我国银行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现场监管方式落后,非现场监管应用少且不规范,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也很薄弱。 顺应银行业监管发展的趋势,借鉴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经验,健全、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 首先,要形成银行监管的良好的宏观环境。要不断加强金融立法与执法,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要实现监管的独立和信息共享,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 其次,要建立一整套风险监管的配套体系,包括银行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体系、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完善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 第三,要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其他文献
集团财务公司(下称财务公司)经营中最基本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对财务公司持续经营意义重大,但由于其受众面窄、 资金来源单一等特性,导致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较大.本文从财务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那么在二十几年的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多大?本文试
如果您一直留意我近些年的报道,那么最近人们对三维视频内容的爆发式关注就不会令您感到惊讶.并不是由于的巨大成功和其它三维电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1月份拉斯维加斯CES(消
学位
学位
作为美国经济学会的杰出研究员,艾尔伯特·赫希曼采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关系、经济发展问题、组织理论、思想史和社会变迁史等广阔范围内的问题进行研究,成果极
一般来说,油墨(ink)和承印物(substrate)的相互作用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我们希望有的结果,如良好的油墨粘合性、耐磨损性、耐久性、色牢性、及可印刷性等等.相反则是我们不希望
本文介绍了收尘灰采用萃取一电积工艺生产阴极铜的工艺流程、主要经济指标等,该工程是一个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项目,它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阳极炉烟尘中的金属铜、锌
从南京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黄山、台湾八里湾风景区等景区,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场馆,一种以“白色污染”资源为生产原料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塑木复合材料逐渐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