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基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抗肝纤维化有效组分复方的研究方法,揭示中药有效组分复方的配伍作用和机理。为探索寓中医药理论内涵,有复方多途径综合作用特点,以活性物质群配伍形成的抗肝纤维化有效中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运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和CCl4诱导的两种大鼠肝纤维化经典模型(前者均在造模4周后给药2周,后者腹腔注射造模9周并在其第7周起给药),逐步进行3个层面(筛选、验证、机理分析)双重模型共6批次的体内实验。
1.有效组分复方的筛选:以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中四种已知的有效组分或成分(虫草多糖、丹酚酸B盐、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法“4因子8水平表”分组设计,以大鼠肝组织胶原含量Hyp测定为筛选指标,并经均匀设计回归分析获得最佳“有效组分配方”。
2.最佳有效组分配方的验证:以上述筛选获得的最佳配方为观察对象,以扶正化瘀胶囊为对照,运用上述两种大鼠模型,通过肝组织Hyp含量和血清肝功能指标检测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变化观察,对所得配方进行疗效验证。
3.复方配伍作用和机理分析:运用上述两种大鼠模型,分为有效组分配方组、各单一组分组、以及对照药扶正化瘀胶囊组和秋水仙碱组,在药效学比较基础上,观察分析各组下述指标变化:①肝组织过氧化损伤指标SOD、MDA、GSH、GSH-Px;②肝组织胶原合成与分解指标(TIMP-1、TIMP-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MMP-2、MM-9活性,凝胶谱法);③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④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与信号通路指标(TGF-β1、TβR-Ⅰ、TβR-Ⅱ、Smad2、Smad3、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⑤肝细胞再生相关指标(HGF-α、PCNA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
结果:
1.DMN模型试验筛选的配方(A配方)和CCl4模型试验筛选的配方(B配方)皆提示由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三种有效组分配伍为最佳,但两者量比有所不同。
2.验证实验显示A配方和B配方均疗效显著,与扶正化瘀胶囊相当(P>0.05),而A配方和B配方添加上被筛除的丹酚酸B盐后,显示疗效下降。
3.虫草多糖组、苦杏仁甙组、绞股蓝总皂甙组的肝脏胶原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A配方组的肝脏胶原含量又显著低于上述单一组分组以及秋水仙碱组;并再次证实其效应与扶正化瘀胶囊无显著差异。
4.由虫草多糖、苦杏仁甙、绞股蓝总皂甙(6/8/5)组成的配方在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肝脏胶原合成与分解、抑制TGF-β1/Smadi通路及促进肝细胞增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1.均匀设计可有效揭示最佳配方,在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配伍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2.有效组分或成分配伍,是有治之师,有内在的量变和质变规律,有“增效”也有“拮抗”现象。
3.基于中药传统复方的有效组分的合理配伍可以互补增效,可以重现中药复方多途径药理作用的综合优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