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导致感染猪的免疫功能抑制,降低疫苗免疫效果。免疫接种是当前我国预防猪瘟的主要措施,而临床中经常出现猪瘟(CSF)疫苗免疫失败现象,成为困扰猪瘟防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CSF弱毒疫苗免疫之前和免疫之后感染PCV2仔猪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外周血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含量以及细胞因子表达图谱的动态变化,揭示PCV2感染影响CSF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机制。将20头28 d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V-I、I-V、V和C 4组,5头/组。V-I组在接种CSF弱毒疫苗后2 d感染PCV2;I-V组在感染PCV2后2 d接种CSF弱毒疫苗;V组只接种CSF弱毒疫苗;C组为空白对照组。共免疫2次,间隔21 d。初次免疫后7 d、14 d、21 d,加强免疫后7 d、14 d、21 d、28 d,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CSFV抗体水平。结果表明,CSF弱毒疫苗免疫之前或之后感染PCV2,均会抑制CSFV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引起抗体转阳率下降。尤其以I-V组(加强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血清抗体转阳率最低,提示免疫前感染PCV2对CSF疫苗激发的体液回忆应答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应用MTT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增殖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初期CSF弱毒疫苗对免疫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但很快就恢复正常。而PCV2感染导致初次免疫或加强免疫后7 d、14 d,PBLC增殖活性低于V组,随后逐渐恢复,表明PCV2感染在短期内使CSF免疫猪PBLC的增殖抑制加剧。通过血常规和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白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亚群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V-I和I-V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亚群(Th细胞、Tc细胞、Tm细胞、γδT细胞)的平均含量低于V组,其中以V-I组的细胞下降更严重。表明CSF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引起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降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Q-PCR)对PBLC中IFN-γ、IL-2、IL-4、IL-10、IL-12p40、IL-18等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初次免疫后PCV2感染可导致免疫猪PBLC中IL-2、IFN-γ、IL-4、IL-10、IL-12p40、IL-18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加强免疫后可引起IL-10与IFN-γ和IL-18 mRNA的转录同时上调,IL-2和IL-4 mRNA的转录下调。表明CSFV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能导致机体细胞因子转录的严重匮乏或紊乱。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CV2感染可以导致猪瘟疫苗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低下;PCV2感染引起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缺乏、细胞因子的严重匮乏或转录紊乱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