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巷快速掘进支护关键技术及工艺优化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钱营孜煤矿W3233工作面风巷为实际的工程背景,针对快速掘进煤巷支护关键技术及工艺优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测、试验巷道岩石力学参数测定,结合FLAC3D数值模拟、三维立体相似模拟试验、掘进工艺优化研究和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对煤巷快速掘进支护关键技术及工艺优化进行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试验巷道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分析试验巷道地质条件表现特征。通过试验室岩石力学参数的相关试验,对试验巷道顶底板的围岩强度等进行测定,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撑。(2)根据地质资料和力学测定的相关参数,并结合试验巷道的实际参数对支护相关参数进行理论计算,确定合理的参数范围,为优化支护参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出最优的巷道支护参数以及滞后工艺,首先模拟分析不加支护巷道掘进的应力和位移云图,再根据理论计算参数范围和分析结果提出两种支护优化方案,对原支护方案以及两种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从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和水平应力、水平应力云图,以及塑性区云图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顶板采用7根间排距为800 × 1000mm锚杆,两帮采用10根间排距800 × 1000mm的锚杆,顶板锚索采用2×1×2布置、间排距1600×2000mm的锚索,该优化方案的效果最佳。(3)通过数值模拟比较滞后方案的位移应力云图以及收敛系数等得出效果最好的滞后工艺方案。采用顶板7根锚杆不滞后;帮部先打4根,底下两根锚杆滞后20m;顶板锚索2×1×2锚索布置,紧跟顶板锚杆打巷中锚索,顶板两侧锚索滞后20m的滞后方案效果最佳。(4)通过三维立体相似模拟试验装置模拟试验巷掘进时不同支护参数下的巷道围岩变形情况,验证对比数值模拟所得优化方案。模型巷道设置三段不同参数的支护,在模拟巷道掘进的过程中使用高清钻孔窥视仪对模型巷道内部顶板及两帮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用单反相机连续拍照技术对回采过程巷道围岩位移变形进行分析,使用应变片数据采集分析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5)通过优化掘进配置设备,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机,对两帮底的锚杆以及顶板锚索进行滞后补打,节省了迎头支护时间,大大的提高了巷道掘进速度。通过优化支护方案,增大了锚杆索支护间排距,提高了循环进度。通过优化作业方式,对相关工序进行平行化处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巷道掘进效率。(6)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优化支护方案以及支护工艺,并结合钱营孜煤矿W3233工作面风巷机巷进行现场工业性验证。通过钻孔窥视、地质雷达探测和巷道围岩表明围岩监测等对现场数据进行观测,得到在使用优化方案和工艺后试验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在安全的范围内掘进速度大幅度提高。图[105]表[13]参[86]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及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随着每年公路里程的增加,优质集料稀缺问题日益严重,一种性能与传统集料相似的可运用于沥青路面的新型替代品亟待开发。而钢渣作为炼钢副产品,可以作为二次循环利用安全材料且累积堆存量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将钢渣应用于路面建材,不但解决了优质集料稀缺、钢渣堆积污染的问题,而且符合国际社会秉持的经济环保、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试验采用5种钢渣替代率(0%、25%、50%、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因缺乏经济、有效地利用途径而不断堆积,且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此外,赤泥中的碱含量较高,当赤泥取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高碱性环境下水泥熟料会造成砂浆力学强度的不利发展。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低熟料M32.5水泥胶结赤泥,提高赤泥与水泥基材料的兼容性,利用赤泥中的碱辅助激发M32.5水泥基材料中的辅料,形成复合胶结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严厉打击车辆改装、超载超限行为,车辆识别是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通过轴距检测判断车辆是否被改装。本文通过车辆侧前方拍摄图像检测车辆参数。车辆轴距检测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进行车辆和车轮定位和分类,其二是在车辆定位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轴距检测。由于车辆的重叠和由远及近,图像中车辆轴距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仍然是一大难点,针对此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YOLOv
行人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任务是判断输入的图像或视频中是否存在行人,并且判断出行人的位置,该技术可与行人跟踪,行人重识别相结合,在智能监控、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大量应用。尽管行人检测在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现实复杂场景下,行人检测算法的性能与鲁棒性仍然是一大难点问题。在影响行人检测算法的诸多因素中,行人尺度变化、光照变化、遮挡是核心难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行人的尺度
在处理海量的商品评论中,虚假评论的检测始终是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尽管先前的虚假评论检测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欺骗性评论的隐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欺骗性评论的检测依然很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和PU learning的虚假评论检测模型。不同于先前的工作,为提高欺骗性评论的检测效率,本文创新的提出利用评论间情感强度的不同,通过情感计算来划分改变虚假评论所在数据集
新能源物流车的广泛使用是物流业在低碳物流范围内运输工具低碳或零碳的具体措施。然而在补贴退坡甚至退出,短期无法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可从非技术层面解决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共享平台向上与出租方进行合作,聚拢闲散资源,向下对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新能源物流车的共享服务,培养其使用新能源物流车的习惯,减少传统的物流车的使用率和保有量。平台可以分摊高额的运营和维修费
近些年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展,对工程泥浆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对工程废弃泥浆的处理却是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电石渣、矿渣也都面临如此窘境,产量在不断扩增,处理应用却亟待解决。本文依托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研发专项基金(ALW2020YF13),以工业废料矿渣作为基本材料并以电石渣为激发材料制成新型复合固化剂。利用新型复合固化剂对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将宏观室内试验、微观试验现象以
建设项目招投标在我国实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从一开始在国家级重点项目上试点,到如今全面法定使用,它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为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招投标制度体系也已逐步成型并趋于完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招投标市场交易空前繁荣。但在一片繁荣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制约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健康、高效发展。
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旨在识别出文本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类别划分。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难以有效覆盖文本语义特征以及难以针对关键信息进行捕捉的问题,本文以BiLSTM-CRF模型为基准,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源嵌入的中文命名实体模型使其更适合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
沼液(Biogas slurry)和生物废弃物水热炭化液相(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aqueous phase,下称水热炭液)分别为厌氧发酵技术和水热炭化技术副产物富营养化废水。如任意排放至环境系统中,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为资源无害化处理两种有机废料,农业领域中可将沼液和水热炭液耦合替代尿素还田。本研究假设:酸性水热炭液可以中和碱性沼液,调节土水体系pH并减少氨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