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校学生流动是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开放的教育体系帮助学习者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纵向从一个学习阶段转到另一个学习阶段,也可以横向在专业之间、各高校之间转换。本研究将学生流动分为高校内部狭域范围内的流动和高校间广域范围的校际流动两个维度。校内转专业作为学院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田”,已经在全国许多高校展开,各个学校纷纷制定转专业相关的政策。为了全面了解目前政策实施情况,本研究从全国每一个地区已实施转专业的高校中选择几个作出简要说明,同时选取一所211高校和一所普通高校进行详细分析。校际间的流动目前只有纵向上的专升本,横向校际间的流动还没有实施。通过对普通高校学生流动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并与美国三所大学比较,从而提出促进我国学生流动的改革对策和建议。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本文在第二部分当中阐述普通高校学生流动的必要性,其主要有选专业时存在盲目性、他主性与兴趣不明确、高考失利没有被满意的学校录取、专业设置缺乏自主性、高考招生调剂制度等。通过前面的分析了解到普通高校学生存在流动的需求,因而今天许多高校允许学生流动,但在流动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第三部分选取了各地多所高校以及陕西两高校为分析对象分别做出概括和详细的说明,建立如下分析框架:通过对我国本科生流动现状分析发现校内流动虽然在全国普遍实施,但流动规模非常小,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两所高校内部流动情况剖析后发现学生转专业选择范围局限,不同专业学生流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而校际间缺乏流动通道,使得许多高考不理想的学生只能选择复读,重新参加高考争取机会。第四部分进一步对流动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有政策不完善,具体细分为人数和范围限制严格、时间和次数安排缺乏灵活、考核评价不够准确;计划经济思想与体制影响教育管理体制;管理理念陈旧;专业实体结构间存在转换障碍。本研究在第五部分主要对美国三所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而且专业变动宽松、简便,学生在规定的最后期限内随时可以提出申请,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许可后即可换专业。美国学生有多种路径获取大学教育,所以校际间的流动对美国本科生来说非常常见。从而总结出美国大学生流动对我国的启示:管理角度从管理者转向学生;政策由重重限制转向宽松灵活;专业学习应由过窄、过深转向宽口径;学校选择应由“一考定终身”向二次选择过渡。第六部分提出了改革学生流动的建议和对策:首先,无论是高校还是政府都需要加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其次,从中学阶段一直到大学毕业的受教育过程中,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职业规划意识都需要强化;再次,以通识教育和学分互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流动环境;最后,高校之间需要建立起校际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