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即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我国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并且近年来东西部工业经济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研究东西部地区工业行业的绩效状况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虽然国外学者在经济绩效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并已经形成诸多规律性的认识。但是我国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工业经济绩效水平的变动有其特殊的一面。本文是在“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框架下比较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绩效水平的高低,并分析了制度、资本、产业结构和企业行为等因素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本文分为五章内容: 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采用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作了概要的阐述。 第二章对有关的文献进行了综合考察,其后的分析正是在前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是围绕两方面来进行。一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中有关的理论,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学者对绩效实证研究方法的考察。 第三章对中国东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绩效现状进行了考察。按照产权结构、市场规模和工业产业结构对各地区经济绩效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和测定,使我们对研究对象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市场份额在东西部地区对绩效起到不同的作用,两地经济呈离散趋势;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低的经济效率,小型企业则与之相反;东西部各工业行业经济效率差别不大但效益却相差较大,接下来就产生这些现象的行为基础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了对东西部地区工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绩效的决定因素中制度因素位居第一,产业结构因素位居第二。 第六章给出了本文政策含义。经分析,对绩效的影响程度最高的是制度因素,笔者认为应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其次,应辩证地运用比较优势原则,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再次,由于产业结构对经济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