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毛细冷凝现象存在时多孔颗粒内部有效扩散系数和曲节因子的变化。实验采用单颗粒串反应器(SPSR)法测量曲节因子;选用了两种颗粒--γ型氧化铝和镍负载型苯加氢催化剂,以便进行比较;设置了不同柱温和水浴温度,以期达到不同的冷凝程度。此外,利用公式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发生毛细冷凝时的Kelvin半径。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曲节因子值的分析比较,再结合Kelvin半径数值和实验用多孔颗粒的孔径分布图,讨论毛细冷凝现象存在时曲节因子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
1.柱温120℃时,实验条件下计算得到的Kelvin半径都很小,在两种颗粒的粒径分布中占的比例极小,此时毛细冷凝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对曲节因子的影响也可以忽略。
2.柱温60℃时,实验条件下计算得到的Kelvin半径都比较大,且Kelvin半径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该半径下的孔隙在两种颗粒的粒径分布中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其毛细冷凝的影响也是逐渐加大,对曲节因子的影响也越大。
3.柱温60℃时对镍负载型苯加氢催化剂做了水浴升温和降温两大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升温和降温两种情况下曲节因子随水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相同的,但是降温时的曲节因子比升温时偏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