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南京青年作家群创作颠峰的90年代,因为这是他们出道的时间与“断裂”的终结期,恰逢此时中国社会文化和文学的转型期。故本文对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小说创作的考察,不是孤立地对其作品进行文本解析与评述,而是放置在九十年代的文学史和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借此来梳理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的发展历程,他们的人生历程,所经历的文学事件与社会历史四条线索,并密切关注和利用四者之间的契合点,从中寻找他们小说创作的真实脉络和异同,及其对文学史的意义。首先,南京青年作家群创作的历程贯穿整个90年代,在80年代与90年代这个社会转型,文坛权力更替的交接口(从政府到市场再到学院),南京青年作家群在体制外,在西方思潮,校园文化冲击下,通过杂志、文学活动、咖啡馆和自成一体的写作探索,团体、地下刊物,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而崛起,与当时的主流体制下的文学分庭抗礼,形成自己的文学空间,这是理解他们串联,民间的友谊这些作家创作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切入、及观察当代文学史的一个角度。其次,南京青年作家群恰逢90年代个人主义的兴起,不仅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为当代文学史提供了观察普通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处境及其应对的视角,而且与他们的“独立性”、“反抗性”或疏离的创作姿态糅合之后,提出了自由作家在当代独立性和创作力的问题。最后,他们作品对日常化生活的表现,贴近了90年代日常生活的极致状态,在卑微、琐碎与沉闷成为日常处境中,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开始,做到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纠缠,开创了一道新的文学空间,尽可能还原了日常生活底下的本相。本文包括“绪论”、“结论”及正文4章。“绪论”讨论80-90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释义问题,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核心问题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杂志和文学事件,阐述这一群体的成长,研究他们如何通过这些建制,形成文学空间。第二章考察韩东、朱文和鲁羊小说的起步阶段,重点讨论几部已包含其小说创作重要线索的作品。第三章讨论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前期作家的鼎盛时期,糅合了“反抗”、“审查”、“疏离”的小说创作,体现了90年代个体的伸张。第四章考察九十南京青年作家群后期作家的冒起与整个作家群面对市场和个人坚守的压力下的离散状态。“结论”一章主要讨论他们在两千年后在责任与市场之间的取舍,以及“九十年代南京青年作家群”的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