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创作死亡意象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西方哲学思潮和现代、后现代各种文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的先锋文学应运而生,先锋作家对暴力、死亡等特殊主题的处理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同时死亡成为先锋文学对人的生存和存在进行思考的一个重要表现领域。苏童与其他先锋作家一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颠覆了中国传统的“乐生安死”的生死观念,但他又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冷眼观看死亡、欣赏死亡,他对死亡偏向柔和温婉的描写赋予了这种神秘的另一种生命形式以新的美学意蕴,也体现了一种向传统叙事的回归。死亡是苏童小说南方世界里一道神秘而独特的风景,他笔下的人物在孤独的感召下具有一种死的本能,死亡的命运在故事开始后就潜伏在另一端,但死亡在苏童的笔下失去了恐怖痛苦的印象,它在一无所知中突然降临,有时它又是获得自由和解放的方式。作者将死亡在现实中的实体意义架构一空,把它重新塑造成一个或华靡诡异或荒诞无常的幻象,这种死亡的美丽诱惑使苏童小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魅力。南方的华丽和阴郁使苏童笔下的死亡绮靡而神秘,颓败感伤的历史背景又赋予死亡悠长的感伤气息。苏童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死亡场景,死亡场所和场景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的设置,使作品中的死亡描写散发着独特的审美情韵,而死亡的荒诞无常和神秘莫测也体现了作家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和对人性善恶的探索。本文通过对苏童小说文本中众多死亡场景的分析,挖掘童年回忆中的死亡恐惧和西方文学观念对死亡意象审美形成产生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苏童小说文本中死亡意象的构成,以及与死亡相联系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意象的设置,进而发掘作品死亡描写中的审美情感和对生命人性的思考。目前对苏童作品研究多聚焦于小说文体的实验、意象象征以及人物形象分析,只将死亡作为对小说中人物悲剧命运或生命无常的感慨。本文将把死亡意象从众多意象中抽离出来,分析这种死亡意象审美形成的原因,解读苏童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及其美学情韵,以及对传统死亡观念的颠覆。
其他文献
摘要:养殖场污水中的有机物多为带负电。投入石灰与无机絮凝剂,可产生难溶性的盐类或氢氧化物(如CaC03、Mg(OH)2、CaOHPO4等),这些沉淀物把胶粒或细微悬浮物作为晶核或吸附质而将悬
本文以某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划和实施为例,给出了类似项目规划和实施的一般化方法。在介绍企业产品开发现状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该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
ROP(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全新的攻击方式,它利用代码复用技术.攻击者扫描已有的动态链接库和可执行文件,提取出可以利用的指令片段(gadget),这些指令片段均以
考虑如何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来组织对所需产品的生产,使得生产和运输总成本最小。在假设需求量为随机变量的条件下,生产厂家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和所消耗的原材料为不确定
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和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交货期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消费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开始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现阶段制定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农产品C2B定制服务成为产销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于果蔬类农产品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蔬果类农产品C2B定制概
基于昌都市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即经济基础薄弱,增长形式和发展方式单一;区域生态环境良好,但面临的挑战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本文提出坚持创
从10个植物根际土样中分离出315株根际微生物,然后采用泛酸测定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的方法,从中筛选到7株D-泛酸高产菌株,其中从菜豆根际土壤分离到的菌株C21的D-泛酸产量最高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样就直接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能否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一系
<正>近日,为加强社区网格禁毒宣传工作,帮助广大居民了解毒品危害,树立防毒意识。拱墅区大关街道西一社区的网格员们,开展了以"毒品预防进社区,你我齐参与"为主题的禁毒宣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