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贵州省老龄人口比重达到8.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2%。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的必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在农村留下大量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社会支持可能对其有影响。研究目的:了解贵州省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干预措施。研究方法:横断面研究。2013年8月,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在贵州省兴义市猪场坪乡对249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了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研究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参照吴振云等编著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及肖水源编著的《社会支持量表》和zimet编著的《领悟型社会支持量表》自行设计。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及t检验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1.年龄结构偏大。年龄70岁以上的占50.5%,最大年龄94岁;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63.9%的留守老年人没有上过学,小学毕业占32.7%,最高学历仅为初中毕业;3.原从事职业主要是务农者占86.4%;4.经济来源较少。自己或老伴劳动占69.4%,子女或社会救济占30.6%。5.婚姻状况。留守老年人丧偶的占21.8%,且都无再婚的打算,子女支持再婚的仅占3.0%。;6.身体健康状况堪忧。57.1%的留守老年人不同程度的患病,其中患慢性病和意外伤害的占46.9%。 (二)社会支持评价:社会支持得分低于中国老年人平均水平,客观支持分为(7.46±2.411)低于中国人群正常值(8.15);主观支持分为(53.18±11.610)仅为中间支持状态(37-60分之间),支持利用(7.88±2.427)度略高于中国人群正常值(7.18)。 (三)心理健康状况: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52.82+8.446)低于非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55.39±9.2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四)不同特征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t=-2.663,P=0.009)、民族(情绪维度t=-2.003,P=0.047)、年龄(情绪维度t=-2.404,P=0.017)、原从事职业(情绪维度t=3.309,P=0.001)、文化程度(t=-2.210,P=0.029)、身体状况(t=-2.988,P=0.003)。(五)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评价关系:心理健康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线性正相关(R=0.223,P=0.007)。 (六)不同社会支持情况及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比较:客观支持(t=3.160,P=0.002)、主观支持(t=2.346,P=0.016)、支持利用度(t=2.875,P=0.002)、就诊方便(t=-6.744,P=0.000)、心理健康咨询(t=2.751,P=0.006)经济来源(t=2.224,P=0.027)、生活困难补助(t=2.928,P=0.004)、每周通电话(t=3.287,P=0.001)、老年活动场所(t=2.202,P=0.029)。研究结论:1.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2.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较低。3.兴义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程度越高,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就越好,反之,社会支持越低,留守老年人心理状态就越差。4.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越好,老年人心理健康就越好,反之,社会支持状况及评价越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社会支持政策建议:1.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自我发展与家庭完善来提高。2.全社会应关注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3.通过国家和职能部门相关政策制定来提高留守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