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国内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妇女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占53.3%。痛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5%。中医治疗痛经方法灵活多样,疗效较好,但缺乏有力的临床依据。西医常以止痛对症处理为主,疗效尚可,但存在治标不治本、经行复发的弊病,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探讨治疗本病有效治疗方法,能在临床广泛推行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价穴位埋线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并探讨穴位埋线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自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以1:1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对照组(少腹逐瘀汤组),共纳入有效病例66例。治疗组于月经来潮前3-7天穴位埋线1次,1月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穴位选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双)。对照组于月经来潮前3-7天用中药少腹逐瘀汤内服,连服7天,每天1剂,分两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每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填写临床观察表。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研究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使疼痛有所改善,两者无显著差别,且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治疗1个、2个月经周期的疼痛明显改善。2.治疗组总有效率(91.2%)优于对照组(90.6%),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对轻、中、重度痛经均有较好的疗效,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对不同病程痛经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4.两组均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其血液粘稠度。两者无显著差别。研究结论(一)对气海、关元、三阴交(双侧)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较好疗效,且安全、费用相对较低。(二)穴位埋线及少腹逐瘀汤均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其血液粘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