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在粤西海域采集了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含量,较全面的了解粤西海域生物体内的持久性有毒物质污染现状,探讨了海洋生物体内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的累积规律,并分析了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的生物累积与海水和沉积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粤西海域海水重金属Cu、Cd和Cr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Zn和Hg在绝大部分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站位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重金属Cu、Zn和Hg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Cd和Cr绝大部分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部分站位符合第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HCHs、DDTs、PCBs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海洋生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大部分符合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鱼类有少数样品受到Zn、Cd和Hg等的污染,软体类的Cd和甲壳类的Cr污染较普遍,但均处于轻污染水平。
(3)重金属在鱼类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明显,内脏中的重金属含量普遍大于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不同重金属的含量差异有所不同,其中Cu、Zn和Cd的含量差异较大,而Cr和Hg含量差异则较小。
(4)鱼类对水中Cu、Zn、Cd、Cr和Hg等重金属浓缩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8、1125、675、240和3781:软体类相应的浓缩系数分别为3462、2833、17877、193和1267;甲壳类分别为4470、2005、5230、478和251。结果表明:海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影响着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含量,海洋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类别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也明显不同。
(5)沉积物的多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与生物体MPI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底栖生活为主的疣荔枝螺、棒锥螺、箬鳎等几种生物与沉积物生态风险的相关程度最高,而生活范围较广的鱼类与沉积物生态风险的相关程度则相对较低,说明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是影响重金属累积水平的重要因素。
(6)生物体内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84-14.90ng/g和0.60-18.40ng/g。天竺鲷和日本对虾中累积的HCHs主要以α-HCH的形式存在,分别占73.96%和100%,而箬鳎、斑节对虾和疣荔枝螺中主要的存在形式分别是γ-HCH(66.10%)、β-HCH(57.14%)和σ-HCH(61.48%),说明不同生物体对HCHs的累积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沉积物中DDTs的主要存在形式有DDT和DDE,而生物体内的DDTs主要以其降解产物DDE和DDD的形式存在,表明生物体对DDTs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7)天竺鲷、箬鳎、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和疣荔枝螺的PCBs含量分别19.7ng/g、19.1 ng/g、15.8 ng/g、12.1 ng/g和1.93 ng/g,沉积物PCBs平均含量则为7.69ng/g,表明海洋生物对环境中多氯联苯的富集能力较强。
(8)生物体PAHs平均含量为11.1 ng/g,远低于其他海域的生物体的PAHs含量,表明粤西海域受PAHs污染程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