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要研究的封象是唐貞觀五年由魏徵等奉敕编纂的《群害治要》。此害是摘缘六十八種唐前古典而编次為五十卷的一種鈔彙编,探摭内容主要涉及到治國要領,因而起名為《群害治要》。孩害编纂後深得唐太宗的欣赏,然而唐皇室逐渐失去了封它的關注,自南宋以來中國久佚,只在日本留傅,清嘉慶初年始得回傅,則是一種日本學界所說的“佚存書”。本文徒佚存害的概念入手,考察並探討《群害治要》编纂之歷史意羲、體例、流傅及版本、文献價值等有關問题。《群害治要》载有許多唐前典籍,並且畏期僅在日本留存,因此必要從多層面的角度接近孩害。本文研究的問题意旘主要有三:一是,貞觀君臣為何需要這種资料彙编?二是,一部因失去其歷史效用而散失的文獻如何畏期在日本保存下來?三是,該害蕴藏的學術價值何在?作為一種针封性较強的材料桑编,《群害治要》不但普及範圍極為狹窄,而且编纂後不久徹底被忘卻了,因此似乎在歷史上没有起了特别作用。但是,考慮到参加编纂的四個人物,仔细分析其所探摭的内容,就能發现貞觀時期著名的治國口號均見於該害内,比如“居安思危”、“偃武修文”、“撫民以静”、“以史為鑑”、“任賢致治”、“求辣纳辣”等等。這意味著《群害治要》明顯地反映了貞觀君臣,尤其是束南士人的政治指向,同時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输根據。貞觀以來,歷代束亚君主将彙辑貞觀君臣治國言输的《貞觀政要》,推崇為第一部帝王學教材,貞觀君臣本身反而渴求筒明扼要的治國指南,《群害治要》則是這種渴求的结果之一。從這意羲上看,《群害治要》在歷史的背後發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唐帝國的體制逐渐鞏固起來以後,《群害治要》的效用恐怕迅速消失了,结果其害也随之散失了。然而該書九世纪左右束渡日本,其後一千年間得以完好保存。《群書治要》首先為日本皇室及貴族所尊崇。平安時代日本皇室将它作為帝王教育的必讀害,樹立有體系地閱讀該書的傅统,因為當時日本努力建立法式完借的律令國家,《群害治要》有助於他们了解中國式國家经營的理输舆實隙。律令制崩溃,日本實際權力論到武家势力以後,镰倉幕府、江户幕府的领尊集團也重視《群害治要》,他们所產生的金澤本及黢河版不但在該害留傅,並且在整個日本文化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江户時代後期,日本學界受到古學派的影響,逐渐關注《群害治要》的學術價值,尾張藩重新校勘並版刻孩害,於是乎一部僅在统治集團内部流通的帝王學教材得到廣泛流傅的機會。總而言之,《群害治要》可以說在日本皇室、贵族、武家、學界的合作下得以留傅。某一部佚存害最為基本的學術意羲富然在於其珍貴的文献僵值。尤其是《群害治要》本身為重要佚存害,而且由於其箭抄彙编的形式特點,還载有十五部唐前佚害的節錄本。比如,楊偉《時務論》在其他文献僅存三條佚文,而《群害治要》保存较畏的佚文雨篇,由此可以窥見其内容梗概。不僅如此,其他傅世文獻的佚文及異文也不少,有鑑于《群害治要》载文反映貞觀時期官藏害籍,其在校害方面的價值也不可忽略,前代學人據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遺憾的是,他們所利用的《群害治要》尾張本尚有不少舛訛,因此仍要根據金澤本重新校勘文本。徒某種意羲上說,本文研究是重新得出《群害治要》校勘整理本的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