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屡见不鲜,国家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文明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有从众性、聚类性、随机性和多样性四大特征,这些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生成和传播过程中独有的特征将为我们分析和解决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提供重要依据。论文通过采用文献综合法、实地勘察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五个定性分析方法和调整熵权法、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空间距离法四个定量分析方法,以昆明大学生(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研究对象,以行为科学理论,存在主义理论,跨文化理论和推拉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在问卷基础上获得大学生的相关行为原始数据,继而使用上述几种分析工具解析这一群体的不文明行为表现和行为原因,最后通过分析结论采用“三力模型”进行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措施探讨。文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理论分析方面,通过对前人的继承,初步拟定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概念定义,将生成的具有破坏性的结果即认定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总结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从众性、聚类性、随机性和多样性四个基本特征;并理清了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刺激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生成和传播路径和过程。二是在关于昆明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摸清了昆明大学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总体情况以及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主要表现和行为生成原因,经过分析,昆明大学生旅游素养指数在70—80之间,情况还算比较理想,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在旅游人员方面,生成的主要原因以外因为主,主要为设施设备欠缺、表述不清以及其他游客行为诱导;通过性别、学历、旅游经历和成长环境四个维度进一步分析不同群体下的大学生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情况,分析发现:男性大学生得分略少于女性大学生,北方大学生略少于南方大学生,具有非显著差异性。另外,在旅游经历和学历层次方面,虽然中间层次的得分略高于两头,但总体差异不大。三是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方面,在传统“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托力”,形成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矫治的“三力”模型,即横向的鼓励性拉力和惩罚性推力以及纵向上的保障性“托力”;关于15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先后顺序问题,本文通过计算15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紧迫度、重要度和难易度,形成三维空间坐标,再计算空间坐标点到理想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来确定矫治的时间先后顺序,认为最先矫治的是旅游目的地风俗信仰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以及对旅游设施设备操作、使用不当两个问题,而浪费问题可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最后再进行矫治。论文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聚焦到旅游行为较为文明的大学生群体上,通过其行为文明塑造影响其他旅游群体;二是尝试性的分析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生成和传播的路径与机理;三是在传统“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保障性的“托力”,构成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矫治的“三力”模型;四是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顺序研究上使用立体三维空间结构中两点距离作为评判矫治先后顺序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传统理论、传统方法的新应用;二是将研究对象高度聚焦于某一特定群体;三是完善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相关研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指导昆明大学生旅游行为文明塑造以及提供其他地区和群体作为参考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