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忧持服制度,即官员为丧亡父母服丧三年的一种制度。《礼记》记载:“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尽孝不仅要做到身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做到死后为父母守丧。为父母守丧尽孝成为了古代社会所推崇的行为,尤其是随着儒家孝道思想影响的不断强化,守丧尽孝行为日益成为古代社会所重视的问题。官员作为国家的管理者,百姓的表率,理应更加恪守孝道,为此,古代社会更加重视官僚群体的守丧行为-丁忧持服,其制度亦不断完善,特别是北宋时期该制度的完善工作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北宋建国初期,朝廷有感于五代以来,忠孝伦理混乱不堪,礼制濒临崩溃的残酷现状,为了维护王朝统治秩序,于是实施了一系列稳定统治的措施,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以孝治国”方针的确立。在该方针的指导下,北宋朝廷开始着重树立士大夫的忠孝之风,官员丁忧持服制度得到朝廷的重视,并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从礼令到现实中的赏罚措施都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并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另外作为礼制规定与职官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北宋丁忧持服制度对官员任职的影响也因其独特的官制特色而呈现出有别于其它朝代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北宋官员丁忧持服以及其对官员仕途的影响两个方面出发,将礼令条文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制度展开探讨。本文主要是分五个部分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制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北宋官员丁忧持服的礼文及律法的体现。北宋一代,以孝治国思想比较突出,该思想通过北宋官员的丁忧持服的礼文及律法的相关规定得到体现,本部分通过对北宋一代有关官员丁忧持服的礼文和各时期的行政法令的剖析,进一步说明北宋丁忧尽孝系统的完善性。第二部分:北宋官员丁忧持服的实际遵行。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期内所涉及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做研究,围绕北宋官员丁忧持服的给假、丧中遵礼、越礼以及违礼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够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的实际遵行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三部分:北宋朝廷对官员丁忧行为的赏罚。丁忧持服期间,官员行为表现不一,或有遵礼乃至越礼现象的出现,也有丁忧违礼的行为,朝廷为此制定了一套比较严厉的赏罚措施,而本部分则主要是围绕赏罚展开。第四部分:北宋官员丁忧持服终制后的授官。官员服阙终制后,面临的就是重新返回仕途的问题,如何授官、授官程序如何、服阙前后官职变化情况如何,是本部分重点探讨的问题。第五部分:北宋官员的夺情起复。夺情作为官员丁忧视事的特殊制度,是官员丁忧持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对北宋官员的夺情起复展开探讨,其主要是从史书所载的相关事例出发,探究北宋官员夺情起复的真实情况,以期能够了解北宋真实的官员夺情情况,进而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制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北宋官员丁忧持服制度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丁忧持服制度虽然大致承袭于前代,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并非一味遵循古制,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自身情况的演变,不断对丁忧持服制度进行改革。另外,在丁忧影响官员仕途的问题上,北宋因其官制的独具特色,其在影响官员官职变化的问题上也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