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国家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对传统的住房融资工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新的融资工具层出不穷,除了信贷市场的间接融资工具外,还有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工具,多种融资工具相互结合,配合应用,使这些国家住宅产业得以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国际住房融资工具不断创新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住房融资工具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工具为主,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由于资本市场的欠发展而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就构成我国住房融资工具主体的银行间接融资来讲,也表现为滞后于其他国家、滞后于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对住房需求的实际要求。住房融资工具发展的滞后,使房地产开发商常常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也使得购房者得不到足够的贷款支持。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现状客观上迫切地要求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 基于以上住房融资工具在我国的实际状况和我国住宅产业将要承担的历史重任,我认为住房融资工具重在创新,因此,选定了“论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 本文在分析我国住房融资工具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创新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展开以下论述: 第一章,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一般。首先阐述了住房融资工具的一般理论和主要种类,其次归纳了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类型和特点,最后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住房融资工具创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作了分析。 第二章,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条件与障碍分析。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融资工具两大类。与此同时,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存在着诸如制度、外部环境、金融市场的障碍以及资本市场的局限性。因此,本章重点论述了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条件和障碍,并指出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应逐步推行。 第二章,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过对美国、德国和香港地区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经验的总结,得出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第四章,对有中国特色的住房融资工具创新途径的探讨。在这一章,本文着重论述了我国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模式构造,提出了我国开展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应从住房抵押贷款品种的创新、住房基金的创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创新,以及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工具的创新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第五章,住房融资工具创新的外部环境。这一章为第四章中创新模式得以正常运行专门阐述了宏观环境中的法制、国家政策、税制的相关环境,并在各环节中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