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技术模拟肺部主要结构及指导肺段切除术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的解剖结构复杂,变异颇多,胸腔镜下视野有限,导致胸腔镜下肺手术的难度较高。为了模拟肺部解剖结构的特点,本研究利用Mimics 21.0软件对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探讨三维重建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以期为肺手术提供可靠、详实的术前辅助资料。方法1.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因肺结节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胸外科本治疗组就诊的患者295人,收集患者的CT资料,对肺血管、支气管、结节、肺组织进行重建,对肺动脉、静脉、支气管解剖结构进行统计分析。2.回顾性选取因肺部高危结节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治疗组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术前经过三维重建的患者30例,无三维重建的患者30例。收集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围术期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右肺上叶共31种解剖类型,动脉支数为1-4支,2支动脉型最常见(N=175,59.3%),其余依次是3支动脉型(N=77,26.1%)、1支动脉型(N=28,9.5%)、4支动脉型(N=15,5.1%),前段动脉亚段与中叶动脉共干者2例(0.7%),后段动脉或其亚段与背段动脉共干者21例(7.1%)。右肺中叶动脉支数为1-3支,2支动脉型最常见(N=185,62.7%),其余依次是1支动脉型(N=97,32.9%)、3支动脉型(N=13,4.4%),与基底段动脉共干者7例(2.4%)。右肺下叶背段动脉支数为1-3支,1支动脉型最常见(N=243,82.4%),其余依次是2支动脉型(n=49,16.6%)、3支动脉型(N=3,1.0%),与基底段动脉共干者8例(2.7%)。右肺下叶基底段共发现20种解剖类型,动脉支数为2-4支,其中3支动脉型最常见(N=171,58.0%),其余依次是2支动脉型(N=113,38.3%)、4支动脉型(N=11,3.7%)。2.左肺上叶动脉解剖结构及其复杂多变,共发现53种解剖类型,动脉支数为2-7支,其中4支型最常见(N=127,43.1%),其次为3支型(N=78,26.4%),5 支型(N=68,23.1%),6 支型(N=14,4.7%),2 支型(N=6,2.0%),7支型(N=2,0.7%)。本研究发现纵膈舌段动脉57例(19.3%),舌段动脉与基底段动脉共干50例(16.9%),尖后段动脉与背段动脉共干2例(0.7%)。左肺下叶背段动脉数为1-3支,1支型最常见(N=221,74.9%),其次为2支型(N=65,22.0%),3支型(N=9,3.1%)。其中背段动脉或其亚段与基底动脉共干者6例(2.0%)。左肺下叶基底段动脉解剖结构相对稳定,变异较少,共发现11种解剖类型,动脉支数为2-3支,其中2支型最常见(N=272,92.2%),其次为3支型(N=23,7.8%)。3.本研究共发现右肺静脉9种异常解剖类型,共58例(19.7%),最常见的变异是有3支肺静脉汇入心脏(N=46,15.6%)。左肺静脉共4种异常解剖类型,共44例(14.9%),最常见的解剖变异是左肺静脉进入心脏前合并为1支(11.5,N=34)。4.右肺上叶支气管共发现11种解剖类型,分叉数为2-4。3分叉最常见,共2种解剖类型(N=187,63.4%)。其次为2分叉,共5种解剖类型(N=99,33.6%)。4分叉共2种解剖类型(N=7,2.4%)。另外发现两种特殊解剖类型,B2和B1+B3分别发出1例(0.3%),B1和B2+B3分别发出1例(0.3%)。右肺中叶支气管解剖结构较为固定,共发现3种解剖类型。右肺下叶背段支气管数量为1-2支,1支背段支气管最常见共289例(98.0%)。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变异较少,共发现4种解剖类型。5.左肺上叶固有段支气管共发现4种解剖类型,2分叉最常见,共3种解剖类型(N=252,85.4%),其次为3分叉共(N=43,14.6%)。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解剖结构较为固定,共3种解剖类型。上叶发现一种特殊的解剖类型,舌段支气管从前段支气管发出,共2例(0.7)。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均为1支,未见其他分支形式。左肺下叶基底段解剖结构较为固定,共发现4种解剖类型。6.两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肺功能、肺段切除范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长(131.07±27.15)min短于对照组(152.43±35.10)min,术中出血量三维重建组 50.00(30.00,50.00)ml 少于对照组55.00(50.0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的动脉、静脉、支气管解剖复杂多变,外科医生术前可通过三维重建精确掌握每例病人的肺部解剖特点。2.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长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可以辅助医生制定精确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使手术更加安全快速地进行。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的一种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疾病。A型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夹层当中凶险程度和死亡率更高的类型[1],一经确诊,手术治疗是指南推荐的唯一有效方法[2]。国内A型夹层手术死亡率为3.1%~15.5%,急性期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3]。A型夹层常常会累及到根部,而根部手术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的清除假腔、纠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保护冠脉开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些年来,由于现代女性审美观念的衍变以及对于性行为的文化和社会态度的改变,女性对美的追求已逐渐从传统的面部、身体外观等美学领域延展到外阴生殖器的领域。小阴唇缩小手术已成为最常见的女性外生殖器整形美容手术,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2020年公布结果显示:在2015-2019年,阴唇缩小手术增长了 73.3%。患者寻求外生殖器整形美容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美学和性功能等方面的因素,然而国内目前
学位
研究背景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主要地位。近年来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疾病缓解率和生存优势,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
学位
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已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与CRC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中包含大量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LAB是一类能产生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对人体健康及代谢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常见的积极功能包括抗病原体、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免
学位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剂量密集方案治疗术后首次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寻找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剂量密集方案的适用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术后首次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1 15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将1 15位患者分为观察组(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组)与对照组(替莫唑胺组),其中观察组纳入79例;对
学位
背景和目的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慢性窦道定义是常规换药治疗约1月左右仍未愈合的窦道[1]。常见的慢性窦道包括腹壁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或切口内遗留异物造成的腹壁窦道,骨折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骨质坏死形成的窦道,外伤或手术后异物残留形成的窦道等。定期换药是治疗慢性窦道的最常见临床办法,其次为手
学位
背景和目的免疫检查点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相比于手术治疗,免疫检查点治疗的创伤更小,更方便易行。相比于化疗及放疗,免疫检查点治疗严重的副反应更少。相比于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治疗能使病人获得更长的生存期,避免肿瘤复发。总的来说,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治疗具有反应快、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诸多优势。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本质是通过增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清除肿瘤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机制
学位
目的非红细胞血影蛋白-β 2(Spectrin beta,non-erythrocytic 2,SPTBN2)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疾病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直接相关,但其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此前尚未被研究。我们的研究旨在揭示SPTBN2的表达与LUAD之间的关系,为LUAD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其治疗探索新的靶点。资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
学位
目的 探讨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既往有反复种植失败史,拟再次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共231例。根据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分为序贯移植组(55例)、囊胚移植组(56例)及卵裂期胚胎移植组(120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临床结局(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率、活产率)。
期刊
目的本研究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皮肤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筛选高风险患者,并通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2004-2013年间确诊为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资料,选取确诊时年龄、性别、种族、发病部位、Breslow厚度、溃疡、AJCC7thTNM分期、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