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在西方社会流传、影响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之一。存在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对研究“人的存在”的问题具有相当明确的启发意义。“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殷切关注,为存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进入新时期之后,西方现代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存在主义也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阵热潮。存在主义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关怀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潮相契合,随即产生了一些专注于此类问题的当代作家,刘震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刘震云的小说中,始终贯穿着对人存在与自由问题的深刻思辨,无论是其成名之作《一地鸡毛》还是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始终能够感受到作家对于人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问题的深切关怀。 本文首先对存在主义的哲学精要进行概述,并以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代表作家为例对存在主义的发展渊源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将存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皆由此梳理出存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其次,从刘震云的两部作品《一地鸡毛》和《单位》入手,通过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两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主人公“小林”的人物形象。重点探寻造成“小林”沉沦的原因以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存在主义思想,将理论与文本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哲学内涵。再次,基于前半部分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将存在主义研究的视角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转向具体的哲学课题,探讨刘震云小说当中所涉及的存在主义论题,例如:世界的荒诞,自由的选择,生存的孤独,权利的异化力量,他人是地狱等,并对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存在主义哲学内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对刘震云小说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存在主义艺术特色进行陈述。本文着重于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刘震云小说研究,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入手,层层推进,运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刘震云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存在主义深刻内涵进行剖析,最终梳理出存在主义在我国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为刘震云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