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e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共同目标,加强“中国梦”教育是“中国梦”理论宣传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不仅是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研究,一方面是基于当代大学生理想现状、理想教育中存在问题等的现实考量,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梦”这一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自身宣传推广的内在要求。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中国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主要包括共同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其中共同理想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树立坚定的思想目标,它为“中国梦”教育提供了目标指向;集体主义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提供价值准则,它为“中国梦”教育提供了价值内核;爱国主义教育旨在为大学生确立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它为“中国梦”教育提供了情感基石。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就原则而言,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以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坚持层次性原则,既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又力求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应当坚持整合渗透原则,通过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内容方式的整合,以显隐结合的方式渗透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方法而言,应当运用比较教育法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辩证认识,运用感染教育法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效果,此外,还应通过自我教育法化被动接受“中国梦”宣传教育为“中国梦”的自主践行。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一方面应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师资水平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另一方面应通过发挥班团组织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夯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此外,还应将角色认知、责任意识、实践养成作为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的突破口。发挥以上三个途径的合力,方是提升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有效性的基本途径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
关于新浪微博博主的价值取向一直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近年来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浪微博平台也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成为网络民意表达的集中地,伴随着近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然而,根据
本文介绍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情况。其中,重点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支撑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本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世界各国科技较量日益加剧的今天,各国欲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优势,其关键在人,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关注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而价值观在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界对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观的研究乏善可陈,几乎没有专门的著作对其价值观进行研究,与之相关的学术文章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多是理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