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自古便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冲击碰撞的地区,成为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必争之地,该地区在中国北方文化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汉代是一个陶明器快速发展、极度发达的时期,其在关中、中原地区的使用可谓达到极致。缘于汉王朝大规模的移民屯垦等活动,河套地区这一时期更多表现出的是文化传播的客体,陶明器的使用已经边缘化,从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本文的主要内容,正是以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明器为载体,首先通过陶明器(主要指仓、灶、井)的类型学分析以及分期、分区研究,总结归纳河套地区各时期、各地域流行的陶明器类型,将其分为萌芽、发展、鼎盛、衰退、回升等五个阶段,并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的墓葬特征,侧面反映当时汉王朝对边塞地区开发所经历的过程,即拓展→收缩→恢复。这与当时的历史史实相吻合。之后,通过与其东、西部以及关中、中原地区的陶明器比较,在印证陶明器演变具有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将河套地区与之相比,认为该地区在明器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应是文化传播所造成的。 同时,文章还对河套地区的地域特殊性进行了一定分析。除了在陶明器中表现出独特的长方形仓和独有的多边形灶外,还表现在墓葬中出现的匈奴文化因素上。两者都反映出当时的河套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面貌,这与当时汉人北上、匈奴内附等历史史实密切相关。另外,通过陶明器的装饰及其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等问题,文章还对汉代的思想和生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地理范围和研究对象;第二章,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的类型学研究;第三章,河套地区汉代墓葬陶明器与周边地区的比较研究;第四章,相关问题研究,只要论及汉匈关系、汉代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第五章,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