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国风报》的立宪宣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风报》创办于清末立宪时期,是进行立宪宣传的政论性报刊之一,以“制造健全之舆论”为宗旨,以“忠告政府、指导国民”为责任,为清政府的宪政改革建言献策。从宪政蓝图设计和立宪进程的舆论推动两个方面进行立宪宣传,推动了清末宪政改革的发展。但是清政府对该报的立宪呼吁充耳不闻,企图以假立宪蒙骗国民,《国风报》看清了政府“假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的真实面目,言论渐趋激烈,对清政府的腐败和专制大加揭露和批判。该报的立宪宣传实现了开民智的良好传播效果,对清政府的揭露和批判使得更多的国民认清了形势,对清政府彻底失望,转而支持革命,壮大了革命声势,间接地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取得了非预期的传播效果。  作为梁启超在清末创办的最后一份指导宪政的报刊,《国风报》被赋予特殊的使命,承载着以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对宪政改革的期望,但是该报却没有实现传播者的最终传播意图。在预备立宪的大背景下,《国风报》是如何进行立宪宣传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传播效果,本文将以传播学为研究视角,从《国风报》所处的传播环境、主要传播者、传播内容、理想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作简要探讨。
其他文献
内蒙古地区在历史上曾一度是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地区。清王朝统一全国为长城内外的人口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清至民国前期,内地向内蒙古东部热河地区的移民与东北移民、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