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动载作用下底板岩层损伤破裂机理及突水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ye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矿井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现场实测发现的顶板周期性垮落动载作用下底板破坏深度滞后加深现象严重威胁薄隔水层、高水压、高动载扰动条件下的深部煤层开采,对此本文从现场探测、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现场水害防治方法等方面对采动动载作用下底板岩层损伤破裂机理及突水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发现并论证了底板采动裂隙滞后煤壁破坏加深的规律。通过对底板破坏规律进行注水试验、岩层应变探测及微震监测,实时发现了底板采动裂隙滞后煤壁15-20m有破坏加深的规律,并从底板岩层的损伤演化及破裂机理、力学响应特征、破裂突水演化过程及防控采动裂隙实践方法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种规律是底板岩层受顶板周期性垮落动载冲击作用后,底板岩层破裂、岩层原有缺陷(小裂隙、断层、陷落柱等)活化再扩展的结果。(2)理论分析了动载作用下采空区底板岩层损伤演化及破裂机理。推导出了集中型与均布型动载作用下底板应力分布的解析表达式、考虑动载应变率效应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结合Bingham与Generalized boydin模型优势及试验数据验证,建立并论证了新的动载作用下煤系岩石的本构模型(B-G模型)及相应的损伤本构模型;结合双剪统一强度理论与B-G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动载作用下煤系岩石的双剪统一强度损伤屈服准则,并提出了采动动载作用下底板岩层的破裂判据。(3)提出了采动底板岩层经历了采前应力集中、采后膨胀卸压、采动动载冲击、采空区压实平衡四个阶段的观点。结合现场测试与理论分析结果,采用相似模拟手段,从采动过程中底板岩层位移与应力变化特征进行了论证,指出底板岩层裂隙的萌生、扩展、再加深主要发生在1~2与2~3的转变过程之间。(4)研究了采动动载作用下底板薄弱(含裂隙)部位的滞后破坏规律。模拟了含裂隙底板受动载作用后的导水通道形成过程,从模型的应力、位移、塑性破坏区、裂隙渗流速度、孔隙水压导升高度、动载作用强度、含水层水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采动动载作用下底板薄弱部位的破裂突水机理。(5)论证了防治底板岩层滞后破坏突水灾害的技术方法。在系统分析了底板滞后破坏突水灾害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抓住动载作用下含缺陷底板岩层破坏深度明显加大的特征,提出了注浆加固底板岩层建立自然-人工关键隔水层的防治方法,并通过物探、钻探、注水试验、岩层抗渗性测试、岩石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岩石孔隙结构测试和现场开采实践证明了注浆加固对控制底板采动导水裂隙发育及滞后加深,提高底板抗突水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了现有的采动底板破坏理论,也为预防采空区底板滞后突水、解放和安全开采深部承压煤层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桂林市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桂林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实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效果。[方法]2008年9月,在桂林市城
道路质量在保证人们日常出行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道路建设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道路质量的提升。做好原材料检测和路基试验检测工作是全面提升道路质量的有效手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意味着人类开始具备了将一种天然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能力.它是人类最早的伟大的发明创造.值得注
对低品质褐煤进行改性提质是目前国内外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微波作为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具有选择性、立体性和瞬时性等优点,但利用微波对褐煤脱水热解提质的微观机理研究
漳州碧湖生态园展示馆位于漳州市碧湖生态园内,旨在打造生态园中的标志性绿色建筑。设计者本着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引入了多项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
弋阳腔诞生于元末明初时期,是南戏流传到赣东北地区的弋阳县,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而滋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地方腔调。根据《江西戏曲志》的记述,弋阳腔的形成不但受当地的民间歌
<正>瓷器的装饰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胎装饰(印花、划花、刻花、堆贴、纹胎等),2、釉装饰(单色釉、结晶釉、花色釉、纹片釉等),3、彩装饰(釉下彩、釉上彩、釉下和釉上相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在提高鼻咽癌放疗病人参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管理项目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对病人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回馈教学式质量控制、疼
目的:对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方法选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