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CBCT)成像系统评估患者上颌窦内衬黏膜上皮,即施耐德膜(schneiderian membrane,SM)的增厚情况,并分析其增厚与上颌后牙区口腔状态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因口腔疾病引发的上颌窦炎症的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内容根据纳入实验样本的CBCT图像,评估各样本: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下壁间解剖关系类型;牙槽骨丧失程度;根管治疗存在情况及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种植体、埋伏阻生牙、缺失牙存在情况;同时记录各样本SM厚度和级别,并分析以上各因素与SM增厚间的相关性,研究SM增厚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南开大学口腔医院国际诊疗中心CT室拍摄并获得了CBCT图像的患者中,随机抽选500例患者,以每例患者单侧CBCT图像为一例样本,共得到1000例CBCT图像样本。样本纳入标准为:(1)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2)非手术进行中患者。样本排除标准为:(1)骨关节病、骨骼不对称患者的CBCT图像;(2)低质量的、散射的、没有足够的骨边缘可视化的或经改动的CBCT图像;(3)乳牙期或替牙期患者CBCT图像;(4)拍摄小视野或颞下颌关节局部区域的CBCT图像;(5)由于急慢性上颌窦炎、慢性阻塞性炎症、上颌窦囊肿及肿瘤等非牙源性的SM增厚的CBCT图像。2.CBCT图像评估:分别从矢状、冠状和水平向对各样本CBCT图像进行评估。3.数据记录:(1)样本性别、年龄;(2)样本SM厚度和级别;(3)样本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下壁解剖关系类型;(4)样本上颌后牙牙槽骨丧失程度;(5)样本上颌后牙存在根管治疗及根尖周病变牙位;(6)样本上颌后牙存在种植体植入和埋伏阻生牙的牙位。4.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纳入的样本总体SM增厚情况及其厚度与样本年龄、性别、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下壁解剖关系类型、牙槽骨丧失程度、牙体牙髓状态、种植体、牙齿埋伏阻生及牙体缺失情况间的关联。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在纳入研究的1000例样本中,619例(61.9%)发生了上颌窦SM的增厚(SM厚度>2mm)。在未见明显上颌前磨牙或磨牙牙根接触或进入上颌窦内牙齿的样本中有64.2%存在SM增厚现象;存在有一颗及多颗上颌后牙的牙根与上颌窦下壁接触或进入上颌窦内的样本中,SM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66.2%及59.3%。存在牙槽骨丧失的样本出现上颌窦SM增厚的比例明显更高(p<0.05)。SM增厚在有和无根尖周病变的样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7.3%和57.5%,且根尖周病变牙齿个数与SM增厚的检出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p<0.05)。此外,SM的增厚与样本年龄、性别及牙体缺失等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根尖周病变、根管治疗、牙周病以及牙根与上颌窦下壁的解剖关系多种因素都可能对上颌窦SM增厚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牙科医生应将患者口腔,尤其是上颌后牙区的状态作为触发上颌窦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结合辅助检查明确并消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