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心莲子草镰刀菌是近来研究发现的对该杂草有很强致病性的一种重要杂草病原真菌。本研究分析了影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镰刀菌(Fusarium sp.)生长发育的几个重要因子,以及该菌及其培养滤液对空心莲子草和主要作物的致病作用;在获得该菌所产生毒素粗提物的基础上,测定了毒素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活性,同时还分析了粗提毒素的稳定性。1.真菌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5~30℃,在25℃时生长最快而且产孢最多;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范围是20~35℃,在30℃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对6种培养基的测定结果显示,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胡萝卜培养基(CAA)、空心莲子草根茎煎汁培养基(ARS)和空心莲子草叶片煎汁培养基(ALA)上都能够正常生长、产孢和萌发,而在清水洋菜培养基(WA)上不能生长发育,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是该真菌的最佳培养基。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宜酸碱度范围是pH4.5~11.0,最适约为pH7.0,在pH4.0和pH12.0时生长和产孢都明显减缓;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为pH4.0~9.0,最适为pH7.0,在pH10.0~12.0范围内孢子不能萌发。2.湿度对病菌分生孢子的侵染致病性有显著的影响,在保湿24h以内的范围,保湿时间越长孢子的侵染率就越高,侵染速度就越快,植株的发病程度也越严重。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孢子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孢子的侵染有抑制作用。3.病菌用马铃薯蔗糖(PS)液体培养基培养15d后,培养滤液对空心莲子草叶片表现出较强的致毒活性;同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滤液的致毒活性也逐渐加强,表现为致病速度快,叶片发病更加严重。另外,处理2d后观察,培养滤液对空心莲子草茎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症状,但是却能抑制茎上根的生成,同时,处理5d后就能使茎杆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效果。另外,实验所设浓度的孢子悬浮液萌发产生的萌发液对空心莲子草的叶片和茎杆没有明显的致毒作用。4.用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施处理6个科的16种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辣椒、番茄、甘蓝、萝卜、白菜、油菜、黄瓜、蚕豆、豌豆、大豆、绿豆、花生、棉花)盆栽植株,20d后观察没有见到植株发病。同时,用镰刀菌的培养滤液和分生孢子萌发液处理供试作物种子和作物植株后观察,种子的萌发率以作物植株的生长与清水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镰刀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这些作物都没有致病毒性。5.用活性炭吸附和乙酸乙脂萃取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的致病活性基本相同,说明使用其中任意一种方法均能获得空心莲子草镰刀菌的粗毒素。实验测定表明,在pH5.0~13.0的范围内和经过100℃及以下的温度处理1h后,镰刀菌毒素对空心莲子草都具有致病活性,但经100℃以上高温处理1h后,毒素对杂草的致病活性丧失。将毒素溶液放在40W紫外光照射处理2h,然后用于涂抹空心莲子草叶片,结果使叶片发病,这表明短时间的紫外光照射对毒素的致病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