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镶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构成了她瑰宝般绚烂的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之一,它表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生活面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常住民族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为辅,是典型的多民族混居区。土家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特色舞蹈,而由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民族混居等多种原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镶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构成了她瑰宝般绚烂的文化。民族民间舞蹈是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之一,它表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民族文化和独特的生活面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常住民族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为辅,是典型的多民族混居区。土家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和特色舞蹈,而由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民族混居等多种原因,这种独特性逐渐被打破,并出现了融合的迹象,使得人们对这两个民族舞蹈的属性及特征界定变得模糊且混淆。本文主要从舞蹈本体、音乐、服饰、道具等方面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舞蹈和苗族舞蹈进行具体对比,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并分析其成因。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清晰的认知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舞蹈与苗族舞蹈的民族属性及其特征,理解民族混居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混居区民族民间舞蹈的鉴赏和传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总结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舞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其次概述了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发展轨迹和文化习俗,最后对两个民族的典型民间舞蹈进行介绍,旨在为后文的成因分析提供依据。第三章: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舞蹈和苗族舞蹈的本体展开研究。从舞蹈的内容形式、风格特征和体态动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比,并总结归纳两者间的异同点。第四章: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舞蹈和苗族舞蹈的服饰、道具及音乐等舞蹈组成部分进行全面对比,并总结归纳两者间的异同点。第五章:针对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对比和分析结果,本章分别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角度,包括地形与气候、族群文化交互、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方面,对两个民族舞蹈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成因分析。
其他文献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技术,在癌症、β型地中海贫血以及许多遗传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在《“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也提到要加强基因编辑的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但在其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尤其在“基因编辑婴儿”案发生后,伴随而来的风险不得不让我们警惕。出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受试者利益的保护目的,也为了使技术本身向着有利于公共利益需要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为引,在分析研
英格兰在16世纪初多次遭受瘟疫袭击,政府采取隔离与其他管控措施但未能阻止疾病蔓延。为此,医生建议国民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法以防治自然身体疾病,同时政府依据古典医学和谐理念发挥不同阶层功能以确保政治身体健康,再现了政治共同体尊重差异与追求和谐的思想。《乌托邦》同名岛国公民在自家花园种植草药,在城市建立一套管控瘟疫的完美医疗体系,与作者莫尔作为代理执政官处理瘟疫时所经历的伦敦医疗惨状形成鲜明对比,而莫尔参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序幕,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甘奴役的志气和奋起抗争的勇气。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爱国阵线开始了抗战,但是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的却是消极甚至是不抵抗的政策,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相继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战火硝烟弥漫在前方阵地,成千上万的难民、伤员也像潮水一般蜂拥而至后方。再加上自然灾害、传染病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相较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中国各省域农业蓬勃发展,而衡量某一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标准在于明确其是否具有较高的农业竞争力水平。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的加速带动下,我国农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位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及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但其农业竞争力的发展同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仍然面临着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生
本文对艺术家绘画作品视觉语言中的隐喻性进行分析,图像的资源利用对于今天的艺术创作和信息获取来源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现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的表达方式又多种多样,图像被高频率的使用,用其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不计其数,人们在关注艺术家作品的同时,更多的是想了解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家本人创作时的内心情感,追求其事物本质要依赖非理性的直觉和非凡的想象力,用另一个角度和方式来观察和解读,赋予观者新
苗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学校音乐课程中去,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川南苗族民歌为背景,通过文献法对川南苗族民歌的类别、演唱形式及场合、传承方式进行分析,作为本研究的突破口。以G学校为研究对象,对G学校学生音乐情感态度、苗族民歌的热爱及了解程度、G学校对苗族民歌的
关于人文纪录片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创作结构和叙事策略的研究上,而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则集中在对舞台剧和话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人文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梳理人文纪录片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概念,结合自己毕业创作的实践,对人文纪录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进行多方面探索,尝试概括人文纪录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
英帝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殖民范围遍布当今世界许多重要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印度、中国等。领土面积之广,统治时间之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历史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英帝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但中国现有的历史教科书中忽视了对英帝国的整体呈现,导致相关内容呈现的碎片化现象严重,本来相关度极强的内容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影响到学生对英帝国史的理解。
“中间人物”“文艺黑线”是“文革”时期《纪要》点名批评的八条“文艺黑线”之一,这条“文艺黑线”被安放在邵荃麟名下,邵也因此而被罢官削爵、迫害至死。事情起源于1962年8月的“大连会议”,邵荃麟曾在会上提出文学作品应该多多描写“中间状态的人物”。但是,邵荃麟在大连会议上所提的“中间状态的人物”与被批判的“中间人物”论不能简单画等号。大连会议上,邵荃麟有关“中间状态的人物”的发言十分零散,在全部发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