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兰矮化突变体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属花卉是兰科植物中最重要的属之一,因其花型奇特、花色艳丽、叶态优美、花期较长,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兰花品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杂交兰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人们对于小株型和具香味等品种的需求缺口。而矮化资源作为培育小株型品种的关键种质资源,已经在众多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中发现和应用,并且它们的矮化机理研究也已经很深入。目前,虽然在观赏植物中也发现了一些矮化突变体资源,但多以直接应用为主,矮化机理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的矮化突变体增殖出的稳定矮化突变体和正常杂交兰植株为试材,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光合特性、组织学特征角度出发,探讨了矮化性状与形态指标、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及营养体解剖结构等的相关关系,以初步揭示矮化杂交兰突变体的矮化机理,为进一步探索观赏植物矮化突变的分子机理,发掘相关矮化基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兰矮化突变体与正常植株在外部形态、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杂交兰矮化突变体株高明显变矮,株型由半垂化松散型变为半直立紧凑型,叶片变短,增厚,略增宽,叶片数增多,叶片颜色变浅。矮化杂交兰根状茎在增殖分化和生根阶段都与正常植株差异显著,且矮化植株分枝性相对较差;同时,矮化植株内含物较正常植株相对较低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淀粉等能量供给物质和较高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2.矮化杂交兰叶片细胞长度明显减小、宽度却有所增加、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减少;矮化杂交兰突变体假鳞茎茎段细胞伸长明显受阻,而细胞分裂正常;假鳞茎内维管束数目及面积明显少于正常植株;根部维管束组织显著小于正常植株;根状茎解剖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矮化杂交兰内部营养物质显著少于正常植株。本研究证明,杂交兰叶片及假鳞茎部位细胞伸长受阻和细胞数目减少是造成杂交兰植株矮化的主要原因。3.对矮化与正常植株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除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外,矮化杂交兰突变体的气孔长度、宽度、保卫细胞长度、宽度与正常杂交兰植株均无显著性差异;对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发现,矮化杂交兰突变体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叶绿素a/b值有所增加;矮化杂交兰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低于正常杂交兰植株,胞间C02浓度(Ci)显著高于正常杂交兰植株,气孔导度(Gs)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杂交兰植株目比,矮化杂交兰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与野生型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其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高于正常杂交兰植株。
其他文献
细胞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应用到分类学研究中,推动了经典分类学的发展,并为深层次的分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现代分类学不仅要进行分类的处理,还
生长素是发现最早、最经典的植物激素之一,参与调控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研究生生长素信号转导有利于解释生命现象和揭示生命机理。杨属(Populus)是木本植物生物学研究的
本论文在前人诸多单项技术和少数组合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四种不同的保墒措施与滴灌技术相结合,在陕北枣园开展田间定位监测试验。本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保墒滴灌条件下(地表
蜡梅是特产我国的名贵花木,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在全面调查南京地区蜡梅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对蜡梅品种进行了分类研究,对部分蜡梅品种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简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拯救和保护濒危物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虎(Panthera tigris)作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种,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东北虎(P.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特有的常绿针叶树种之一,因其材质佳、生长快、用途广等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本文以杉木优良种质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进行体细
随着核桃属植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开发以及相关种的品种选育、鉴定及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工作的深入研究,形态描述、地理来源以及同工酶等方法由于自身的局限已难以满足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