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颈椎运动负荷实试验,诱导颈性眩晕的发生,观察诱发症状。同时利用可动态监测脑血流量变化的技术—近红外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同步动态监测颈性眩晕患者左右两侧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脑血流量情况,并结合临床表现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颈性眩晕患者60例进行NIRS监测:1.病人端坐,头颈保持自然位置。将2个光源发射探头分别固定在受试者后枕部枕外隆突左右各2cm处。2.令被监测者颈椎分别连续进行其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的前后屈伸运动及左右旋转运动各10次(频率:1次/秒)。同时动态观测并记录被监测者有无诱发症状及NIRS的曲线变化。3.令被监测者分别持续保持颈椎最大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体位各2分钟,同时动态观测并记录被监测者有无诱发症状及NIRS的曲线变化。4.透过脑组织的吸收光经过接受探头导入光电倍增管或光敏二级管,使光强度变化转换成电子信号,经过微机处理分别显示出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血红蛋白(Hb)、总血红蛋白(tHb)数值。动态监测被检测者左右两侧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的HbO2、Hb、tHb的变化。结果:1.本组观察6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45例,分别占25%和75%,男:女为1:3。2.男性在31-4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为4人,占26.67%;女性在51-6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为16人,占35.56%。41-6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占62.23%,超过女性总数的1/2;而31-50岁阶段男性发病占46.67%,接近男性的1/2。3.颈性眩晕症状以眩晕为主(100%),其次为恶心、心悸、出汗、颈肩痛分别占70.00%、60.00%、58.33%、56.67%。4.颈椎X线检查结果:本疾病组60例患者中,颈椎不稳定者有51例,占85%。颈椎不稳定节段集中在C4/5、C5/6,占60.78%。5.屈伸运动对左右两侧tHb值的影响比较,P<0.01,提示在做屈伸运动时,左右两侧tHb值差异极显著。而旋转、过屈、过伸运动对左右两侧tHb值的影响比较,P>0.05,提示在做旋转、过屈、过伸运动时,左右两侧tHb值没有差异性。6.病程在5年以下的颈性眩晕患者,屈伸运动左右两侧tHb值经统计学分析,P<0.05,左右两侧tHb值差异显著;病程在5年以上的颈性眩晕患者,屈伸运动左右两侧tHb值经统计学分析,P>0.05,左右两侧tHb值差异不显著。结论:1.颈性眩晕患者的左右两侧的脑血容量变化、脑血流量的变化不同,且右侧的变化较左侧显著,推断右侧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更容易受累,脑血流量的变化较左侧显著。2.颈性眩晕的眩晕程度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3.颈椎失稳是颈性眩晕的病因之一,本研究中不稳定节段主要集中在下颈椎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