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不仅在制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支出规模也得到明显扩大,逐渐摆脱以往有意无意“边缘化”的弱势地位。“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支出的吃紧,救助需求的上升,增加了我国社会救助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财政资源内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救助绩效的提升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社会救助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不难发现,直接反映我国社会救助支出绩效的研究极少。鉴于此,本文以城镇社会救助支出为研究对象,运用两阶段的DEA-Tobit模型定量分析了2006-2013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的大小,并根据绩效结果,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做出解释。在第一阶段绩效测算中,通过对整体和各省份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城镇社会救助支出并非DEA有效,并且在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而这主要是技术进步效率造成的。具体到各地区,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第二阶段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中,在对可能的环境变量作出经验假设的基础上,构建Tobit模型,以绩效值作为因变量,考虑财政自主度、社会救助政策、失业率、文盲率、城镇化水平、人口抚养比对其产生的影响。根据结果,我们认为,财政自主度对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影响是正面的,表明地方财政自主度的提高从总体上来说有利于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的提高,政府2008年以后对社会救助体制的变革也被证实对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产生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失业率、城镇化水平和文盲率均对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明确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西方主流学派对贫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三次分配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的论述。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主要从支出总量、救助覆盖面和救助水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我国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的测算。第五章为我国城镇社会救助支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