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IL-10水平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是否可以用IL-10水平预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结局。方法:66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2年及2年以上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治疗24个月内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研究对象纳入转换组(34例);24个月内未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研究对象纳入未转换组(32例);另选没有肝病背景的健康人32例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的试验方法检测基线、3、6、12个月4个时间点患者外周血血清里IL-10因子水平,并记录各时间点HBV-DNA, ALT以及HBeAg和HBeAb水平,从开始用药至HBeAg肖失和HBeAb出现的时间,HBV-DNA转阴时间以及所选用的药物等详细资料。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组IL-10因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治疗前后可能影响IL-10水平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年内HBeAg血清学转换组及未转换组的不同治疗时间点的IL-10水平的差异;并用ROC曲线计算基线、抗病毒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外周血IL-10水平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值;根据Cut off值将实验组进行分组,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亚组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1)本研究有66例患者进入慢性乙型肝炎组,平均年龄34.0±9.72岁(15-63),其中男性44例(66.7%),女性22例(33.3%)。32名对照组,平均年龄33.5±10.9(20-54),其中男性16例(50%),女性16例(50%)。乙肝组在治疗的第12和24个月的HBeAg血清学累计转换率分别是17.33%和48.60%。(2)治疗基线时,慢乙肝组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未转换组的IL-10水平最高,转换组次之,对照组最低。亚组分析显示初治/经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组下的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IL-10与基线HBeAg、HBeAb、ALT、HBV-DNA (1g)未见显著相关(P值均大于0.05)。(3)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IL-10水平与同一时间点的HBeAg、HBeAb、 ALT、HBV-DNA (1g)进行双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无显著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HBeAg转换组和未转换组各组内各个时间点纵向对比IL-10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组间横向对比时未转换组各个时间点IL-10均高于转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间整体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不同药物分组下的IL-10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示ADV药物组的IL-10水平在治疗开始后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升高,ADV联合用药组的IL-10水平变化也与ADV药物组类似,剔除基线因素后治疗3个月后各药物组间的IL-10水平有差异,ADV药物组在第3、6、12个月的IL-10水平分别比LAM组、ETV组、LDT组高,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s治疗过程中,转换组与未转换组IL-10、 HBeAg、HBV-DNA与ALT水平在基线、3、6个月末的变化趋势相似,在接受治疗后的第3个月下降幅度最大。但是ALT的组间对比以及HBV-DNA(lg)的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8和0.476);在整个变化过程中,转换组HBeAg、IL-10水平的降幅始终比未转换组明显,而转换组HBeAb水平的升幅亦始终比未转换组明显;IL-10水平、HBeAg、 HBeAb水平的组间对比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9、<0.001)。(4)根据时间点的IL-10水平做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第3个月的IL-10水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43,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0.853、0.125,CuT off值是0.124。第3个月IL-10水平<0.124的患者的2年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基线IL-10水平≥0.124的患者(83.3% vs 50.82%,p=0.009);结论:(1)IL-10的表达水平与HBeAg的转换结局相关,治疗前后IL-10水平越低,治疗后发生HBeAg转换的可能性越大。(2)NAs治疗后,以第3个月的IL-10水平cut off值(0.124)预测治疗2年HBeAg血清学转换,灵敏度最高,综合预测效能最好,可作为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