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叙事的典范——郭沫若写作于20年代的自传文学叙事策略初探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f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主要是以诗歌和戏剧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然而,作为一个球形般的“天才人物”,郭沫若的自传文学也具有较高的价值。郭沫若是较早具有自传写作意识的作家,其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作的包括《少年时代》、《学生时代》、《革命春秋》和《洪波曲》在内共110余万字的《沫若自传》是中国最长的一部自传;郭沫若自传文学作品在20年代就以其透露出的繁复、丰盈的叙事策略奠定了其自传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自传文学作品中的先驱者地位,郭沫若的自传文学叙事也成为中国现代自传文学叙事的典范。 由于任何自传性作品(包括日记在内)都是同忆性的,作者的记忆可能因为距离事件发生时间的长短和作者的现实遭遇而产生错位或是缺失,只有依据写作时间来对沫若自传进行重新排序才可能使自传呈现出反应作者心灵成长的主线索,以及呈现作者自传的叙事基调线条。因此,本文打乱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14卷)》中对于郭沫若自传以历史时间来作划分,而重新按照郭沫若自传的写作时间进行划分,将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郭沫若自传文学的叙事进行界定。自传表达了真实的个人经历,自传文学又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自传文学异于小说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故而自传文学叙事也就不得不把个人的真实经历考虑在内,这也是自传文学叙事异于小说叙事的地方。 第二部分,探讨创作于20年代自传文学的叙事策略,总结郭沫若早期自传文学的叙事特征:叙事结构上对于“核心”事件的简单叙写;叙事文本中预设巧妙的转喻:叙事顺序的重叠;叙述视角上叙述者与真实作者合二为一;采用多样化的手法设定文化密码,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逆于普通自传的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分离:叙事时间中所指时间与能指时间交替出现使得文本的叙事视角的张力极度扩张;个人叙事与历史叙事的有机结合而显示出郭沫若自传叙事策略的日渐丰盈。 第三部分,比较郭沫若创作于20年代的自传文学与其他同时代作家自传文学叙事策略的差异,凸显郭沫若自传文学独特的叙事特征:叙述焦点兼用内外聚焦;叙事时距上短时间大容量:叙事总体风格碎片化。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问题已经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蔓延至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从区域性的环境污染转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
利益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利益及利益关系变化的历史。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层次的改革发展时期,和谐社会构建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
学位
2010年通过对覆膜种植与直播种植的比较试验,探究这两种种植方法的生育期、生育性状、产量性状,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产、稳产的种植方法,为农业生产作以指导。1材料与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从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我国信息技术系统在抗震减灾中的缺欠与完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尽快把有色金属工业建设成节约型产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当务之急.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人员在这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称,每天都吃坚果的人死亡风险会降低20%左右,每周2~4次降低13%,每周吃5~6次的低15%,每周吃坚果5次以上的人群心脏病死亡率降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