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提醒我们,对象化观念奠基于生存论。这就意味着,在理性思辩、概念分析之先还有一种“前维度”的视域,而这种生存论维度所开启着的就是倾听、观察的领会之途。 这种视域正好应合着我们对于《论语》的先行领会,由此,在这种视域下解读“君子不器”,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赢获一种对孔子思想的本真体验。 面对春秋时代的生存危机现象,孔子有志于弘道济世。鉴于“仁”与“君子”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论语》中几场“问仁”、“问君子”对话的基础上指出:仁是对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本真情感领会,而“以仁成名”的君子乃是一个不断“去是”的过程。“君子不器”则是对践仁君子的生存样态的一种生动描述,而我们对之的分析旨在表明:孔子的“不器”,从正面来讲,乃是提倡一种“游于艺”、“乐之”的态度,正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反面来讲,“不器”就是不器化、不现成化。 另外,通过对《论语》中“汝器”与“不器”的难题略作分析,我们认为这个所谓的难题也许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