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增幅远远超过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然而,在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由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用并没有同步增长。同时,各地区经济增长与二十年前相比,得到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也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同样反映在了地方财政结构上。因此,研究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利用31个省2007-2012年的平均人均GDP对省市进行聚类分析,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类。然后利用全国各地区200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得出结论:每项支出对经济增长都有正的影响。但是,“高”部地区每项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不显著,“中”部地区仅经济建设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显著,而“低”部地区经济建设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都是显著的。这说明,要提高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需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