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画像石所见“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及其原因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氏祠画像石作为汉画像石的杰出代表,生动地再现了汉人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及历史的珍贵画像史料,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本文立足于武氏祠画像石的图像内容,在对其进行分类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孔子见老子图”,祠堂后壁及后壁小龛中的神树画像和“伏羲女娲交尾图”等几种图像,结合文献资料,揭示其中蕴含的意义,从而阐释武氏祠画像石中“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及其原因。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正文第一章主要是对武氏祠和武氏家族成员基本情况的介绍,并由武氏家族成员的生平经历而得出其家族成员出身于儒生,在思想上以儒家为主导的结论。第二章是对武氏祠画像石“儒主道辅”特色的分析。在对武氏祠现存画像石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孔子见老子图”这一典型的历史故事画像入手,结合两汉时期儒道思想地位的变迁和鲁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析武氏祠画像石“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和原因。第三章重点分析在武氏祠中地位较为特殊的神树画像和“伏羲女娲交尾图”。在汉画像石中经常出现树木和伏羲、女娲的形象,由于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汉代“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武氏祠的神树画像和伏羲、女娲交尾的形象承载了如阴阳和谐、家族兴旺、子孙绵延等多方面的涵义。汉人“天人感应”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它们特殊的构图形式而表现出一种交感文化的内涵,而这一切均是在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指向下形成的,仍表现出武氏祠画像石鲜明的“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武氏祠画像石“儒主道辅”思想特色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既有汉代思想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又与鲁地特殊的思想背景紧密相关,也有武氏家族成员的生平经历、工匠的喜好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总体来说,其“儒主道辅”的思想特色十分鲜明,代表了山东及其周围地区的汉画像石在题材内容上多表现儒家思想的特点,也是儒道两家思想在汉代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
其他文献
清末,在内忧外患的国情下,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如何救国提出了两条不同的政治道路,而以何种态度对待满汉矛盾则成为两派政论的焦点。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下,两派作家们的小说创作
汉魏晋南北朝是枚乘研究的重要时期,自汉至六朝,枚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步走高,论者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批评到揄扬的流变过程,并在刘勰、萧统的大力肯定下奠定了其赋坛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