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医古籍中消渴病的舌象、脉象与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现代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方法:使用电子工具书《中华医典》第五版,将消渴相关词汇,共14个:“消渴”、“消中”、“消瘅”、“肺消”、“膈消”、“风消”、“脾瘅”、“渴利”、“消利”、“内消”、“肾消”、“上消”、“中消”、“下消”作为检索词,检索出相关古籍文献,并在检索结果中以“舌”、“脉”分别做为检索词,对检索结果进行2次检索,以获取相应数据,并将检索结果中所需重要数据进行整理并纳入excel表格,建立相应数据库。并使用SPSS20.0软件,运用频数、聚类两种方法,挖掘出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医学著作中,消渴病舌、脉、证之间的关系。
结果:消渴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有9个,分别为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阴虚火旺证、脾胃湿热证、热盛伤津证、心脾积热证、肾阴虚证、肾气虚证、心肾阴虚证。(1)肺热津伤证以舌红赤有裂纹、渴而多饮之症最多见,同时伴有脉软、小便量多等症;(2)胃热炽盛证以多食之症最多见,同时伴有小便频数、消瘦等症;(3)阴虚火旺证以以口渴、多饮、小便数、舌红这一组证候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弦数脉、小便如膏状、口干、消瘦等症;(4)脾胃湿热证以苔黄腻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甜、舌红等症;(5)热盛伤津证以以口渴、大便难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脉数、舌红绛有裂纹;(6)心脾积热证以口舌生疮、小便涩数、脉大有力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舌红、口渴等症;(7)肾阴虚证以小便浑浊如膏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干、面黑且瘦、口渴引饮等症;(8)肾气虚证以小便量多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渴饮水、脉软弱无力等症;(9)心肾阴虚证以脉弦细数、舌红、舌质干、烦渴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脘腹痞满不饥、短缩舌等症。
结论:消渴病肺热津伤证的辨证要点为:舌红赤有裂纹、渴而多饮;消渴病胃热炽盛证的辨证要点为:多食;消渴病阴虚火旺证的辨证要点为:口渴、多饮、小便数、舌红;消渴病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要点为:苔黄腻;消渴病热盛伤津证的辨证要点为:口渴、大便难;消渴病心脾积热证的辨证要点为:口舌生疮、小便涩数、脉大有力;消渴病肾阴虚证的辨证要点为:小便浑浊如膏;消渴病肾气虚证的辨证要点为:小便量多;消渴病心肾阴虚证的辨证要点为:脉弦细数、舌红、舌质干、烦渴。
方法:使用电子工具书《中华医典》第五版,将消渴相关词汇,共14个:“消渴”、“消中”、“消瘅”、“肺消”、“膈消”、“风消”、“脾瘅”、“渴利”、“消利”、“内消”、“肾消”、“上消”、“中消”、“下消”作为检索词,检索出相关古籍文献,并在检索结果中以“舌”、“脉”分别做为检索词,对检索结果进行2次检索,以获取相应数据,并将检索结果中所需重要数据进行整理并纳入excel表格,建立相应数据库。并使用SPSS20.0软件,运用频数、聚类两种方法,挖掘出中国古代各历史阶段医学著作中,消渴病舌、脉、证之间的关系。
结果:消渴病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有9个,分别为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阴虚火旺证、脾胃湿热证、热盛伤津证、心脾积热证、肾阴虚证、肾气虚证、心肾阴虚证。(1)肺热津伤证以舌红赤有裂纹、渴而多饮之症最多见,同时伴有脉软、小便量多等症;(2)胃热炽盛证以多食之症最多见,同时伴有小便频数、消瘦等症;(3)阴虚火旺证以以口渴、多饮、小便数、舌红这一组证候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弦数脉、小便如膏状、口干、消瘦等症;(4)脾胃湿热证以苔黄腻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甜、舌红等症;(5)热盛伤津证以以口渴、大便难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脉数、舌红绛有裂纹;(6)心脾积热证以口舌生疮、小便涩数、脉大有力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舌红、口渴等症;(7)肾阴虚证以小便浑浊如膏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干、面黑且瘦、口渴引饮等症;(8)肾气虚证以小便量多最为多见,同时伴有口渴饮水、脉软弱无力等症;(9)心肾阴虚证以脉弦细数、舌红、舌质干、烦渴最为多见,同时伴有脘腹痞满不饥、短缩舌等症。
结论:消渴病肺热津伤证的辨证要点为:舌红赤有裂纹、渴而多饮;消渴病胃热炽盛证的辨证要点为:多食;消渴病阴虚火旺证的辨证要点为:口渴、多饮、小便数、舌红;消渴病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要点为:苔黄腻;消渴病热盛伤津证的辨证要点为:口渴、大便难;消渴病心脾积热证的辨证要点为:口舌生疮、小便涩数、脉大有力;消渴病肾阴虚证的辨证要点为:小便浑浊如膏;消渴病肾气虚证的辨证要点为:小便量多;消渴病心肾阴虚证的辨证要点为:脉弦细数、舌红、舌质干、烦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