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p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审标准是WTO司法机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审查被申诉成员方的法律、法规、行政决定是否与WTO规则所负义务相符时,对这些法律、法规、行政决定所审查的程度。在WTO贸易争端案件中,许多案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所适用的评审标准。然而理论上,WTO法律文本中并没有规定一个普遍适用于所有案件的具体评审标准。实践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针对特定案件所采取的评审标准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回顾GATT时代的评审标准问题、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评审标准之争、对现行的WTO体制下的评审标准进行文本和案例分析详细地探讨研究了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评审标准问题。首先,本文明确具体地归纳出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实际采取的评审标准。其次,本文详细分析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采取该种评审标准的原因:评审标准受到国家主权、WTO目标等若干因素的影响。最后,本文对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应当采取的评审标准提出三点建议。WTO司法机构只有综合考虑影响评审标准的若干因素采取适当的评审标准才能更好的处理世贸争端,以保障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可稳定性和预测性。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评审标准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讨论了评审标准的两个极端:完全独立的评审标准和完全尊重的评审标准。最后区分了评审标准的两个基本类型:关于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评审标准。第二部分回顾GATT时代关于评审标准问题的规定和实践。GATT时代没有明文规定评审标准问题,实践中GATT时代的评审标准从一开始的比较宽松逐渐趋于严格,但专家组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有所反复。继而介绍了评审标准问题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评审标准之争。第三部分对于WTO体制下评审标准的规定进行文本分析,分别探讨了DSU第3条第2款、DSU第11条和《反倾销协定》第17条第6款。第四部分是对WTO体制下评审标准问题的案例分析。本部分选取了一个保障措施案例(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和一个反倾销案例(美国热轧钢案),通过对DSU第11条和《反倾销协定》第17.6条分别在两个案件中的适用,就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评审标准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是中国入世第一案,对于首次涉及中国案件的评审标准问题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美国热轧钢案中,详细的分析了DSU第11条和《反倾销协定》第17.6条之间的关系。最后对WTO体制下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实际采取的评审标准作出总结。第五部分是评审标准的法理分析。探讨了影响评审标准的若干因素并对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应当采取的评审标准提出三点原则性建议:适当的评审标准应该避免两个极端,应在WTO司法机构和成员方权力分配之间寻找平衡,应在当事国国家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其他文献
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崭新教学方式,反思精神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基本点,倡导从经验中学习,注重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对教师的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1]急性脑卒中早期,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出现呃逆。呃逆不仅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恢复,而且频繁性呃逆常是
新闻媒体事业持续革新拓展,同步状况下社会大众对于广播电视台生活服务类主持工作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即要求主持人尽快摆脱模式化束缚,适度地进行人性化改革,并时刻彰显
众所周知,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峻,交通领域的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融合
本文介绍了顶空气相色谱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并综述了近几年顶空气相色谱法在中药原料和制剂的成分分析、药物中的溶剂残留检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违禁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文章旨在对比日粮中添加纤维原料(燕麦皮或甜菜粕)对1~42d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肉仔鸡3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
目的:对复方氨酚烷胺片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工牛黄中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以异辛烷-甲苯-正丁醇-冰乙酸-乙醇一-水(1:4:4:2:1:1)为展开剂。采用高效液相
研究背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综合症,指身体局部的肌肉疼痛,同时有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的出现。MTrP的临
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针对农民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创业培训工作的对策,以期帮助农民增强就业能力和实现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首先,通过构建综合盈余管理水平指标体系,对我国沪深两市634家上市公司2003年第四季度至2008年第一季度盈余管理程度进行探测。综合指标体系涵盖多个经典并且经国内外学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