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WatershedInfarction,CWSI),是指发生在大脑内相邻的、较大动脉供血区域之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又称边缘带梗死、交界区梗死、低血流梗死、非区域梗死等。多发生于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与深穿支供血的交界区,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偶见于小脑的两条动脉供血交界区的脑组织以及脊髓前、后动脉与根动脉供血区边缘带。CWSI病因及病机较复杂,有些尚不完全清楚,仍在争论之中。新的观点[1]倾向于不同发病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其中以脑低灌注与微栓塞协同作用学说为主,并对颅内外大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与CWSI之间的关系予以肯定。本研究通过分析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颈内动脉狭窄组,大脑中动脉狭窄组,研究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不同类型CWSI的相关性,以及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旨在为CWSI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提高和改善CWSI的二级预防效果。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与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的相关性,以及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头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结合脑血管分布影像模板,由两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医生共同阅片,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管狭窄率≥50%为病变血管,根据血管病变部位分为颈内动脉狭窄组,大脑中动脉狭窄组,根据梗死部位将分水岭梗死分为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上型及皮质下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记录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统一登记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45岁.88岁,平均年龄(67+10)岁。高血压病史者79例(79%),糖尿病史者30例(30%),高脂血症者21例(21%),吸烟史者60例(60%),饮酒史者38例(38%)。卒中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等方面在颈内动脉血管病变及大脑中动脉血管病变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前型、皮质上型及皮质下型CWSI病灶侧ICA、MCA狭窄发生率分布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结果显示皮质前型及皮质上型CWSI多合并病灶侧ICA血管病变,而皮质下型CWSI多不合并病灶侧ICA血管病变。表4结果显示皮质下型CWSI常合并病灶侧MCA血管病变;而皮质前型及皮质上型CWSI多不合并病灶侧MCA血管病变。
结论:
1、皮质上型、皮质前型脑分水岭梗死以颈内动脉病变率较高,大脑中动脉病变率较低;皮质下型分水岭梗死以大脑中动脉病变率较高,颈内动脉病变率较低。
2、颈内动脉狭窄组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等方面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