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收集研究,归纳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得出最常见证型为肝胃气滞型2.观察联合灭幽方联合四联疗法对该病肝胃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取我院干部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近五年(2011年9月-2016年9月)所有被确诊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470例,并依据中医舌、脉诊及症候学分析将这些患者分型,统计分析证型分布特点。2.选择60例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诊断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肝胃气滞型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联合灭幽汤,西药疗程为14天。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各症状积分、,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Hp的根除情况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1.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发现,47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气滞证170例,占36.17%;脾胃湿热证129例,占27.45%;脾胃虚寒证95例,占20.21%;胃阴不足证54例,占11.49%;瘀阻胃络证22例,占4.68%。可以得出,肝胃郁滞证所占比例最大。2.联合灭幽汤联合西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观察如下:2.1临床研究发现,治疗组采用联合灭幽方加西药四联疗法取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临床治愈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而对照组采用纯西药疗法取得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9例。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2两组患者在症状积分方面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总积分和临床各症状积分的治疗前比较显示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症状总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经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对照组。在临床各症状积分上,嘈杂一症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有效(P<0.05),而两组比较经分析得出P>0.05,说明两组对嘈杂的治疗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对胃脘痛、反酸烧心、嗳气、纳差、痞闷、口干苦症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P<0.05),而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对各临床症状的治疗除嘈杂外均优于对照组。2.3两组患者在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溃疡的愈合。2.4两组在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14C-UBT数值经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组间比较显示P<0.05,说明治疗组在对Hp的根除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阳性率为10%,阳性3例,阴性27例;对照组的阳性率为26.70%,阳性8例,阴性22例,经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治疗组对Hp的临床清除率优于对照组,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2.5安全性指标:中药治疗组未有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对照组中患者出现纳差的有3例,出现浑身乏力的有2例,占总例数的16.70%,由于程度较轻,经过生活饮食及睡眠调整后,均自行缓解。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大便+隐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的复查均未见异常。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中药治疗组比对照组临床使用安全性更高。结论:1.2011年9月-2016年9月年间收集的470例患者,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以肝胃气滞型最常见。2.通过联合灭幽方联合西药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肝胃气滞型的治疗观察,能够得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肝胃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镜下溃疡的愈合,起到修复胃黏膜的作用,联合灭幽汤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的杀灭Hp,且减轻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