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春秋时期楚国历史的研究,我们一直以来还是非常倚重《左传》等传世文献中的内容,其实楚国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蛮夷”。楚国文化不同于中原文化的严肃多了些许浪漫,楚国政治军事不同于中原文质彬彬多了更多的勇武。《左传》中与楚国记录有关的内容约六万字,对于楚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习俗等等方面的记录资料非常丰富。新出文献中的楚史记载陆续出现,使得我们对于楚国历史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上博简)中现可见的诸多涉及楚史叙事的篇目有《郑子家丧》、《申公臣灵王》、《邦人不称》等,列举出的这三篇内容可以在《左传》中找到十分相似的记载。《郑子家丧》的记载可以对应《左传》鲁宣公十年、十一年与十二年的史事,主要涉及郑国子家弑君后安葬问题,楚国欲行正义围困郑国但遭到晋国的干涉,楚、晋爆发“邲之战”,《左传》中记载当时正逢楚庄王与晋国争霸时期,“邲之战”使得楚国在楚国与晋国斗争中翻盘占据优势。《申公臣灵王》记载的内容可以对应《左传》鲁襄公二十六年、鲁昭公元年、鲁昭公八年的史事,主要的事件是楚灵王提及申公在与尚未即位的王子围争夺战争俘虏之事,两组对话表现出这二人君臣的和谐,但是《左传》中的楚灵王却因为弑君夺位而备受诟病。《邦人不称》主要记录了楚国重臣叶公子高的个人事迹,其中与“白公之乱”的内容相似的是《左传》鲁哀公十六年的记载,虽然楚惠王得到了解救,但是这次叛乱的开始到结束,两文献记载的内容均由很多细节上的不同,《左传》中的叶公子高是当时楚国德高望重的大臣,并不如《邦人不称》所述那样不为楚邦人知晓其功绩。虽然上博简这三篇同《左传》对应的内容从整体来说在内容记叙上非常相似,但是如果做以详细比对可以发现,无论是叙事的背景、进程还是人物的形象都有很多的出入:《郑子家丧》中楚国宣称的战争理由,在《左传》中并不成立;《申公臣灵王》中申公最终对楚灵王的效忠之词在《左传》并没有记载;《邦人不称》中叶公子高为楚昭王、楚惠王做出巨大的功绩,在《左传》中却只有“白公之乱”记载中出现了叶公子高的身影等等。那么就需要将两文献针对这些方面进行史实、书写、思想价值的对比研究,这样也非常有利于研究上博简为代表的新出文献楚史叙事特点与史料价值。对上博简这三篇的叙事特点将从叙事体裁与叙事主体两方面入手总结特点,史料价值将从历史文献与书写价值两方面切入分析。根据对新出上博简与传世《左传》的历史文献叙事与书写分析,可以使我们从史实与文献两方面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