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指特定事物的展开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古希腊认为是为了使个体完全服从群体与部落的需要,中世纪教会认为是为了使人形成吃苦、忍耐、甘受剥削等品质,文艺复兴时期则是提倡人的自然天赋的展开,产业革命以后要求人们增加知识与增强技能;中国古代提倡塑造以德为首、德才兼备的人才,近代则强调个人对实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20 世纪初突出了经济实用技术的形成,“五四”运动以后转变为个人能更好地为政治服务,当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发展观是人的发展观在教育中的反映,是对某一阶段学生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看法。它是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学生在教育交互过程中的冲突与默契,是不同社会群体根据自己的利益而对学生作出要求的一种体现。深受人性论的影响,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唐时认为是背诵“四书五经”的内容,宋元时期则把“做官”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明清时期才注重实才实德的经世之学,至近代已开始注重技术实业。在西方,古希腊一方面要求学生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在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中世纪要求学生既具备宗教知识,又能通过参加实际活动进行手工业与商品方面的专门训练;文艺复兴时期要求学生的能力、知识、思考与体力都得到发展;近代欧洲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则表现得丰富多彩;马克思独辟蹊径,倡导学生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发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曾经出现过五种对学生发展的典型认识。“知识积累”型学生发展观是中西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以知识积累的程度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力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世界教育改革推动的结果,它突出了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增强,要求学生能顺利进行某些具体的工作,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自我实现”型学生发展观产生于科技与人文交锋的时代,它强调学生潜能的展开与人生理想的实现,使自我的价值、自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官本位”型学生发展观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异化的结果,它强调权力与资源的增长,把“做官”看作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同时又用“做官”的大小来评判学生发展的程度;“完人发展”型学生发展观则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它强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