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吗啡作为阿片类镇痛药的代表,其并发症-痛觉过敏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有关吗啡致痛敏机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上调。尽管目前已知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功能蛋白KCC2(钾氯共转运体2)下调后可导致神经细胞从抑制向兴奋的功能转变,但有关临床镇痛剂量吗啡所致的痛觉过敏与KCC2表达水平的关系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模拟临床手术条件的大鼠切口痛模型(兼有神经损伤和炎性痛反应的特点)观察全身多次应用镇痛剂量的吗啡对大鼠切口痛模型的机械痛阈及热痛阈的影响,同时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ABA功能蛋白KCC2的表达水平,阐明全身多次应用镇痛剂量的吗啡是否具有致痛敏作用,以及痛敏发生时KCC2表达水平的变化。
本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0~250克),随机分为3组(n=11):生理盐水组(NS)、低剂量吗啡组(LM,0.6mg/kg)和高剂量吗啡组(HM,6mg/kg),间隔30分钟皮下注射两次吗啡后,按Brennan法制备切口痛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再给药一次,对照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自术前至术后第8天,每天以von Frey细丝法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采用热辐射法检测热痛阈值。于术后第1,3,5,8天分批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标记脊髓背角中GABA的功能蛋白KCC2。实验结果:1、术后第2天,HM吗啡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HM组低于LM组(P<0.05);术后第8天HM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第5天HM吗啡组热痛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1,3,5天LM组脊髓背角中GABA功能蛋白KCC2的表达量低于NS组,第8天HM吗啡组KCC2的表达量低于LM组,而LM组低于对照组。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全身反复应用镇痛剂量吗啡能产生机械痛敏,并且HM吗啡组致痛敏作用较LM组更显著。吗啡对大鼠切口痛模型的热痛阈无显著影响。吗啡致痛敏的大鼠脊髓背角中KCC2的表达水平下调,提示脊髓抑制性功能的下调可能是吗啡致痛敏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