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机纳米片构筑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angsi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酶在电极上直接电子转移的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当前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热点,而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为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纳米片是一类新型的纳米材料,它具有各向异性、聚电解质等性质,可形成稳定高浓度的胶体溶液。本论文采用纳米片(磷酸锆纳米片、水滑石纳米片和氧化钛纳米片)固定肌红蛋白(Mb)或葡萄糖氧化酶(GOD),实现酶的直接电化学,构筑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采用磷酸锆纳米片(ZrPNS)作为固定Mb的载体,固定后的Mb活性中心没有泄漏。利用ZrPNS固定Mb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研究发现,ZrPNS促进了Mb与电极间快速有效的直接电子转移。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底物H2O2、O2、NaNO2和三氯乙酸具有较好的催化行为。同时,修饰电极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操作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2.采用水滑石纳米片(LDHNS)作为固定GOD的载体,LDHNS固定的GOD保持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利用LDHNS固定GOD修饰玻碳电极,电化学研究发现,LDHNS能够显著促进GOD的直接电化学反应,而对比实验发现,剥层前体层状水滑石固定的GOD在电极上仅能实现十分微弱的直接电化学行为。3.采用氧化钛纳米片(TNS)利用层层组装法固定Mb,TNS固定化的Mb仍保持着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玻碳电极表面构筑TNS与Mb的层层组装膜,膜中的Mb实现了有效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层层组装膜中的Mb对底物O2和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催化效率较高。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储存稳定性。
其他文献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已经成为目前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同时,由于世界石化燃料的日渐枯竭以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