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轮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发育轮南和桑塔木两组断垒带,三叠系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多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然而,研究区三叠系砂体横向广泛发育、纵向叠置,油层分布复杂,对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预测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有助于合理部署井位并提高采收率。本文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对轮南及周缘地区三叠系进行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等相标志特征和物源信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发育轮南和桑塔木两组断垒带,三叠系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多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然而,研究区三叠系砂体横向广泛发育、纵向叠置,油层分布复杂,对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预测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有助于合理部署井位并提高采收率。本文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对轮南及周缘地区三叠系进行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结合岩心、测井、地震、古生物等相标志特征和物源信息,分析单井相、剖面相特征和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平面相的研究。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将三叠系划分为S1-S5共五个层序,其中S2、S3、S4三个层序具有明显的正韵律特征,底部依次分别发育T3、T2、T1三个油组。T1油组分为三个砂层组,T2油组分为两个砂层组,T3油组分为五个砂层组。轮南地区三叠系发育的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和砾岩三种。其中泥岩主要位于S1、S5层序和S2-S4层序的上部,三个油组内的泥岩分布局限;砂岩大多分布于T1、T2、T3三个油组中,粒度变化范围大;砾岩全部分布于T1、T2、T3三个油组的下部,其中T3油组砾岩最多,T1油组次之,T2油组砾岩相对发育较少。油组中发育多种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多表现为箱型、钟型、漏斗型、指型、直线型等。地震剖面中,T1油组上部呈强振幅连续反射,下部呈中振幅中等连续反射;T2油组多呈中振幅断续反射;T3油组呈弱振幅断续反射特征。研究区三个油组中砂岩广泛发育,剖面中可见大套的厚层砂岩叠置或砂泥岩互层的组合,自下而上多具有正韵律特征;平面上多呈条带状或连片分布,总体呈现东南厚西北薄的特征。物源主要来自于北部的轮台断隆,方向为自北向南;研究区的东北部有次级物源。轮南地区三叠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其中,T3油组下部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上部逐渐过渡为前缘亚相。T2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部,中部地区发育滨浅湖亚相。T1油组下部主要发育前缘亚相,平原亚相仅在北部发育;上部水体相对加深,西南部地区已演化为滨浅湖沉积。最后利用地震波形指示反演与沉积相平面展布相结合,在平面上对有利砂体进行精细刻画。
其他文献
济阳坳陷历经五十多年勘探开发,仍具备较大的资源潜力,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小、碎、薄、深、隐”的特征,新增储量具有“低、深、稠、贫、散”的特点,随着勘探的发展,急需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来实现对此类油气藏的精细成像。目前常规高分辨率处理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力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高密度开发地震精细描述隐蔽油气藏的要求。本文针对目标区地质任务和地震资料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叠前、叠后针对性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涵盖
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在缓坡带类型划分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测井、地化等资料,对缓坡带的油气分布样式以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解剖,建立了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基于缓坡带基底产状,将渤海湾盆地缓坡带划分为三种类型: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简单型缓坡带分布于盆地边缘各凹陷中,油气藏类型以岩性
随着我国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碳酸盐岩气藏勘探开发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碳酸盐岩气藏固井作业成为固井行业中研究的重点以及难点之一。塔中北坡碳酸盐岩气藏固井压稳与防漏矛盾突出,触变水泥浆具有短时间内浆体胶凝强度快速增加的特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措施,而目前高温触变水泥浆研究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开展了高温触变水泥浆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实验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高温评价水泥浆触变性能的方法-
白于山区块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长4+5油层段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虽然对油藏的开发经过了多次的方案调整,但由于目的区块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强,储层岩性细,孔隙结构复杂,使得注水驱油和冲刷过程非常复杂,增加了水淹层测井解释难度,造成水淹层测井解释结论与实际生产吻合程度差,整体解释符合率低。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于白于山区块加密调整井长4+5层段的测井精细评价技术。本文首
针对渗透率低、连通性差及气水关系复杂的低滲气藏,目前常用的增产工艺是压裂处理。压裂水平井能短时间增大产气量,但压裂不能控制裂缝的延伸方向,不能确定裂缝是否会穿透各个储层,而且储层下部区域气水关系复杂,压裂裂缝连通水体造成底水锥进,导致气井过早产水产量降低。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出将多分支鱼骨刺裸眼完井技术应用于低渗含水储层实现增产。多分支鱼骨刺裸眼完井技术应用水力破岩在储层中形成多个稳定的小井眼,增加
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地层油气勘探是现今和未来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测井评价页岩储层面临诸多挑战,如矿物组分复杂,不同盆地页岩油气储层的矿物含量差别很大;传统的常规测井孔隙度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页岩储层;电阻率法不适用于计算页岩含油气饱和度;可压裂性的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建立连续且完整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等。目前研究区还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具有较强普适性的页岩气
济阳坳陷新生代发育于走滑-伸展背景之下,区内断层同时具有伸展和走滑活动,各时期应力场的变化对继承性断层也会产生影响,但目前对断层走滑活动的特征、应力场变化的影响和不同区域断层活动的差异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从几何学和运动学角度出发对断层活动性质进行判别,分析其活动特征,对比不同区域断层活动的差异,分析断层活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据此得到以下认识:首先,从地震资料和前人成果入手,分析了研究区断层静态特征
喇嘛甸油田位于大庆长垣北部,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葡萄花Ⅰ油层组2砂层组(PⅠ2砂层组)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出现了无效注采循环严重、注水开发效果差、控水挖潜难度大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油田勘探和开发效果,提高该区整体采收率,有必要对研究区PⅠ2砂层组储层单元进行精细刻画,深入分析和认识单砂层规模下的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等特征。本文根据沉积旋回性等特征将PⅠ2砂层
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自中新世以来持续发育至今,西科1井揭示生物礁地层厚度达1257.68m,为全取心井,具备大量岩心标本以研究其岩石特征、储层、成因机制。本文研究区位于西沙群岛岛礁区,以西沙群岛西科1井为基础,根据最新发现的十一层白云岩样品,通过岩心标本观察、薄片分析、X粉晶衍射分析、有序度分析、主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西沙石岛西科1井白云岩的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
碳酸盐岩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油气储量大,具有非常高的开采价值。电阻率测井是最重要的测井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油气储层评价中。由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导致电阻率测井资料解释常出现偏差。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各种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缺乏定量化的表征,因此本文在制备含特定孔隙结构人造岩心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碳酸盐岩电阻率影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