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适应性理论对于政党发展和政党转型具有很强解释力,因而自上世纪80年代成型起,迅速吸引了国内外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政党发展角度看,任何一个政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获得延续和发展,就必须在政治生态变迁中,不断增强应对环境挑战的适应能力,适时开展适应性建设。从政党适应性的角度分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发展和成就,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够在竞争性的政党体制下长期保持一党独大的领导地位,带领新加坡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东南亚小国迅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民行动党自执政起便十分注重自身的适应性建设,能够在长期主政的过程中,适时对新加坡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计民生等方面的多元诉求进行适当回应,并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自身主导地位。政党适应性即政党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协调自身与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相适应的能力。评估政党的适应能力,需要将政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力、主动开展适应性建设的行动力,以及适应性建设所产生的成效一并进行综合分析。适应性建设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保持自我发展、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通过转变党民关系、更新执政方式、适时调整政策和主动自我更新这四个层面的适应性建设活动,有效实现了自身治国与治党的双重统一,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这首先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密切相关,它是人民行动党开展适应性建设的内在动力。其次,实用主义原则是人民行动党开展适应性建设的行动依据,注重实际、讲求效用的执政理念有利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执政过程中摆理论或教条束缚,做到随实际情况的发展而调整,随政治生态的转变而改变。最后,在新加坡社会中,集权式的领导传统有利于人民行动党协调各方、掌控全局,实现主动式和可控式的适应性建设。适应性建设对于人民行动党自身和新加坡的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人民行动党开展适应性建设的经验也能够给世界其他政党,特别是各国执政党带来诸多启示,即执政党的适应性建设要密切联系群众、坚定务实作风、秉持系统性原则,并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但是,人民行动党的适应性建设与新加坡的基本价值观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并且在日渐民主的政治生态下,如何在精英政治和民主政治间保持平衡,在日渐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如何与反对党争夺人才,竞争选票,也时刻考验着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智慧,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适应性建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