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量成倍的增长,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针对现行教育课程体制和人才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它与新课程的目标、理念是一致的。在教育信息化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一条切实有效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本研究目的在于将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一套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为一线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操作指导和建议,真正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PBL的定义、特征、实施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理论基础以及教学价值。PBL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了人本主义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心。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第二部分对网络环境下PBL教学的优势、类型、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着重论述了网络环境下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使得资料的查询更为便利、来源更为广泛、丰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也更为便利,网络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对网络环境下的PBL教学进行设计,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其中学习目标设计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表现性目标和问题解决目标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问题情境的设置、学习资源、认知与交流协作工具和教师的指导策略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