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下咽癌发生部位隐蔽不易早期发现,且生物学特征恶劣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据文献报道,下咽癌5年生存率为28.6%-59.1%,其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5年生存率下降约50%。长期以来,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血行转移,一些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也已进入临床。由于缺乏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对淋巴管的生成及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缓慢,对肿瘤组织内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肿瘤淋巴转移的途径等问题仍有争论。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EGF-C/D)及其受体VEGFR-3,和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如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rox-1、透明质酸受体LYVE-1、肾小球足突膜蛋白podoplanin和D2-40。不同于VEGFR-3同时表达于淋巴管内皮和某些肿瘤的微血管内皮、肿瘤细胞,D2-40只在淋巴管内皮表达,在血管内皮不表达。国外学者研究发现D2-40是一种高选择性与podoplanin结合的抗体,和其它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如:LYVE-1、podoplanin和Prox-1相比,D2-40有更高的特异性。因此,D2-40可常规用于观察淋巴管形态、分布,便于研究淋巴管生成、淋巴管转移。已有研究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VEGF-C、VEGF-D、COX-2参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并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肿瘤淋巴管生成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方式。目的:观察D2-40标记的淋巴管的形态,分别比较下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和癌旁正常黏膜中b-FGF、D2-40的表达情况,检测淋巴管密度(LVD),并与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D2-40的临床病理意义,下咽癌可能的淋巴转移途径,分析探讨下咽癌淋巴管生成机制,为下咽癌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材料取自2007年10月~2009年9月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切除的下咽癌47例及癌旁正常下咽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这47例患者瘤内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b-FGF、D2-40的表达,观察瘤内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淋巴管形态有无差别,同时采用Greespan半定量法对细胞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评分, Weidner法对淋巴管进行计数,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用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取0.05。结果:1.b-FGF在下咽癌瘤内阳性表达率为82.98%,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1%,两者差异显著(P=0.000)。b-FGF在不同年龄、性别、T分期、高-中分化和低分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b-F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2.下咽癌肿瘤组织中可观察到新生淋巴管:淋巴管形态幼稚,并且部分管腔内可见肿瘤细胞。而在正常组织中淋巴管多呈扩张状。3.下咽癌瘤内LVD值高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L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淋巴管密度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T分期和分化程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N分期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下咽癌组织中b-FGF阳性表达的LVD值高于b-FGF阴性表达的LVD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下咽癌肿瘤组织内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D2-40标记的淋巴管形态不同,属于未发育成熟的淋巴管,这与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的新生淋巴管形态一致,证明其为新生淋巴管。肿瘤内高表达的淋巴管密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提示新生淋巴管是有功能的,瘤内淋巴管生成增多肿瘤转移亦增加,即肿瘤可能是通过这些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b-FGF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在瘤内和正常组织间、淋巴管密度间存在差异,提示高表达b-FGF会诱导肿瘤内淋巴管生成。因此,我们认为下咽癌内存在新生淋巴管,b-FGF可促进其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随着对肿瘤淋巴管生成、调控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将成为治疗肿瘤患者的一种方式。